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电子监管码搅动药品市场风云 药企反弹:我们的大数据全被竞争对手掌握了(2)

电子监管码搅动药品市场风云 药企反弹:我们的大数据全被竞争对手掌握了(2)

发布:2016-02-03 20:52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山东建联盛嘉中药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胡清支持养天和起诉食药监总局。“应该说,养天和的言论代表了医药流通行业100%的心声,这属于媳妇告婆婆,勇气可嘉。阿里健康是大数据公司,在大数据浪潮下,被竞争对手掌握了

  山东建联盛嘉中药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胡清支持养天和起诉食药监总局。“应该说,养天和的言论代表了医药流通行业100%的心声,这属于媳妇告婆婆,勇气可嘉。阿里健康是大数据公司,在大数据浪潮下,被竞争对手掌握了数据,势必会遭到清洗出局,让我们接受这个东西,无异于自掘坟墓,慢性自杀。”

  胡清认为,国家制定任何一项政策,其出发点无外乎两个,首先是规范市场行为,再就是保障群体利益。“从规范市场行为角度来看,目前国家进行的GSP和GMP管理和电子监管码是并行的,电子监管码无偿取得商业信息,我个人认为是垄断,全国那么多药品商业公司,阿里健康这么玩法,其他小伙伴会怎么想。”胡清说。

  “上马电子监管码后,配送中心增加了5个人,还要配备设备和软件,企业成本加大了,10%的门店就相当于白干了。”胡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举例说,以前进中包装5盒的药就可以了,但是到了门店就需要3盒,为了节省扫码成本,他们只好给配送成小包装的,导致库存增大。

  对个人而言,电子监管码加重了员工劳动量,压缩了企业利润成本,传导下去势必会导致药价上涨。零售业利润率也就5%到6%,按照一个门店每天销售是3000元计算,一年下来也就5万元利润。

  “看了养天和的诉讼书,我认为他说的基本合理,没有必要采取电子监管码。”济南平嘉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红兵说,公司为此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元,人员和设备都是有形成本,但是效率、速度等被影响很大。

  “成本抬高了,经营者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董红兵说,这是早晚的事情。

  南方一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山东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完全靠扫码来监督是不全面,也是不现实的。很明显,阿里健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它就是来搜集数据的。” 电子监管码是不是画蛇添足

  胡清建议,他建议国家在制定行业政策的时候,多听听他们这些企业的声音。

  胡清认为,电子监管码所能实现的“全程可追溯”的功能,现有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批号和国际通行的条形码同样能够保证企业在需要药品召回时确定问题药品的流向。至于药品电子监管码是在每一个药品最小包装上都进行赋码,似乎能追踪到消费末端,但很显然,除了特殊管制的药品外,我国并未实行显然也不可能实行购药实名制,这就使得电子监管码这一阶段的追踪毫无意义。

  “而对于药品召回制度而言,当需要召回药品时,也是按照生产批次的批号进行召回,电子监管码同样画蛇添足。”李能说。

  其实,反过来看,食药监总局选择阿里健康无非看中的就是它的技术能力,是民营企业,体制活效率高,“技术可以借鉴,但是技术为谁所用要慎重,电子监管码的运营和收费并非属于国家机关,而是自身还参与药品销售和经营的阿里健康,所谓无利不起早,阿里健康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不难发现,从养天和起诉总局这件事上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药品必须监管,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如何买,怎么买,买什么等都是非常严肃的课题,需要慎重考虑各方利益。

  “新政策出台,至少要做个试点吧,山东省药店是33000多个,批发企业1000多家,现在大家怨声载道,就说明这个政策不合理,要调整。”李文杰说,他们的基本诉求很简单,电子监管码是否继续推广可以讨论,他们也欢迎食药监或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来做电子监管,但必须停止由阿里健康来掌握这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