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的购药需求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如果中国制药企业能向日本等国学习,在一些看似没有太大利润的领域深耕,也将获得不错的市场回报。
继年初抢购智能马桶后,不少中国游客又盯上了日本产的非处方常备药。“赴日旅游不能错过的居家神药”“去日本必买的××种神药”等内容,频繁出现在网络热传的旅游攻略当中。7月初,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发布消息称,由于大量中国游客慕名而来抢购药品,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
将日本大街小巷都能买到的常备药说成必买的“神药”,确实有些夸大其词。但一看到新闻就批判中国游客“钱多人傻好骗”也不理性。与那些在中国生产却在日本畅销的智能马桶不同,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神药”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制造。分析这些普通药品为何受欢迎,对中国制药企业有启发意义。
日本常备药成为中国游客“扫货”的对象,与多个因素有关。比如,近几年赴日旅游的中国人大幅增加、日元汇率持续走低、日本药企善于通过网络营销提升知名度等。不过,日本常备药受追捧并被奉为“神药”,深层次原因在于日本制药企业在常备药市场的深耕细作。这一点,正是值得中国制药企业学习的地方。
不少家庭都会常备一个小药箱,储备一些治疗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常备药,以备不时之需。日本制药企业瞄准这一市场,推出了很多质量有保证、新奇好用的产品,而且价格很亲民。比如,涂抹在伤口后形成薄膜防止细菌进入的“液体创可贴”,再比如专门为儿童生产药品且同一款药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更细化的分类,这些都使得日本药品在消费者群体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反观中国的制药企业,值得吐槽的地方实在太多。以儿童药为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000多家药企,但专门为儿童生产药品的不足5%,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有些制药企业或医院研发出了质量不错的儿童药,但偏高的价格经常让家长满腹怨言,而且购买很不方便。
不仅日本,如今国人不管去哪个国家旅游,都会顺手买一些质优价廉的药品,还有不少人会通过网站从海外代购药品。这些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民众的购药需求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如果中国制药企业能向日本等国学习,在一些看似没有太大利润的领域深耕,也将获得不错的市场回报。
中国游客热衷于在海外抢购常备药、日常用品等,值得各行各业深思。当然,我们也不必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尤其对药品等特殊商品要保持理性和审慎。毕竟,此前已有一些受中国游客追捧的海外“神药”被证实为“三无产品”,而且有些在网上热传的功能强大的“神药”,实质上只是一些药企的营销和炒作。
本报特约评论员汤嘉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