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的动作总是受到更多关注,因为它们的实力往往能够主导一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此外,他们的动作往往不是着眼于短期的利益,而是谋求长远的布局,入局便是从生态化布局着手来影响产业。
海尔产业金融,在农业食品、医疗健康、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交通物流和教育文旅六大领域,开展金融服务。从2014年服务医疗行业以来,海尔产业金融坚持“重度垂直行业线、深度布局产业链、开放构建生态圈”的战略方向,构建“共创共赢新模式、共生共享新生态”。目前已累计投放资金超过50亿,链接超过2000家民营医院,民营医疗债权市场占有率接近50%,行业领先。
产业与金融结合之下,海尔产业金融在医疗健康上下了一盘什么样的棋,如何将强势的资本和相对封闭的医疗健康产业做到长周期的融合,在分散独立的各方中找到共性价值,完成链接产业的生态化布局?海尔产业金融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井光超先生在接受动脉网的专访时,解析了海尔产业金融如何利用产业+金融的共生特性打造生态成长的植被。
井光超先生在由海尔产业金融携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投融资机构分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院管理分会、丁香园共同举办的“2018产融共创社会办医新生态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
民营医院发展不能重走莆田系之路,而是回归内涵式增长
相比于其他投资公司,海尔产业金融把自己定位于产业投行,区别于一般的财务投资者,海尔产业金融希望和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资本与生俱来流通与连接的特性形成良好的生态平台,最终完成医疗生态价值的再造。
目前,海尔产业金融医疗事业部专注于大健康,在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药制造、医疗器械、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积极布局,在广阔的领域中,海尔产业金融现阶段选择聚焦民营医院建设。
为什么要瞄准民营医院,突破非公医疗?一是医疗行业本身的特性,二是出于海尔产业金融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特点。
医疗行业作为朝阳产业,许多金融机构都在进入,而其中民营医院在政策红利释放的背景下,在数量上每年都保持着超过10%的增长速度。根据《2017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显示,全国共有1.8万家民营医院,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也占到各类医院床位数的24%。
在政策层面上,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
在资金进入民营医院的过程中,很多都流向了例如口腔、眼科、血透等连锁专科。因为它们更易标准化和可复制。但是海尔产业金融选择了更少人选择的综合民营医院,汇集各方资源打造特色专科。
为什么选择另一条路,井光超对动脉网说道:“医院始终是医疗的核心,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都是围绕着医院展开。绝大部分医院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去建设更多的病房,但是医院的建设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无限制扩张,它必须由外延式扩张回归到内涵式增长上来,也就是专科建设。”
这一点从数据上也可以得到印证,根据波士顿咨询相关数据,2016年,民营医院住院患者数只占到全国总数的16%;而2017年,动脉网在“产融共创社会办医新生态高峰论坛”上了解到这个比例目前是17.6%,只上升了1.6%。
也就是说民营医院在吸引患者就医上,还不够给力。民营医院想要做到叫好又叫座,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内涵式增长道路是必经之路。扩大规模之路将会快速遇到增长饱和点。
2017年41家公布年报的民营医院总营收60.8亿元,同比增长35.36%。总计归母净利润 1.44 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 352 万元,同比下降 35.22%(数据来自:广证恒生研报)。营收增长了,但是净利润增速却在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连锁扩张和广告营销投入提升了营业成本。
专注于扩张和广告营销的路径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这和10年前莆田系壮大之路几乎如出一辙。
而走内涵式增长道路,单纯的资金流入并不能解决问题,民营医院需要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
差异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痛点
井光超就对动脉网表示:“非公医疗对于资金的需求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国家政策鼓励社会办医,非公医疗在高速增长,本身对于资本的需求非常迫切。第二是非公医疗对于资金的需求实际上又是非常多元化的。”
井光超进一步解释道:“这种多元化体现在很多个方面,包括资金产品本身的多元化,比如债权、股权或者其他的一些形式。当然也包括资金内涵的多元化。我们经常说一张人民币和另一张人民币是一样的,但是其实从不同的机构出来的钱内涵是不一样的。民营医院链接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这些资源靠什么来连接?其实最好是通过资金来连接,因为资金背后融通了所有的相关方,相关方就可以通过资金这一链条找到需求方,形成合作。”
简单来说,海尔产业金融能够为各类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但是却不是止步于金融服务。海尔产业金融在链接多方的过程中充当着平台的作用,将原本产业内孤立的单点资源,基于用户需求搭建产业生态圈,依托链接能力为产业变革带来新的出路。
这也就是海尔产业金融所致力于的以金融为链接,为产业赋能,打造可持续的发展的医疗生态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海尔产业金融凭借品牌和能力,链接医院、医生集团、数字医疗提供商、医药供应链等主体,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医疗生态闭环。
在解决用户痛点上,医疗行业是一个投资周期较长,回报较慢的行业。于是,海尔产业金融选择的不是按项目、卖资金的方式获客,而是陪伴用户成长的方式,按照客户需求定制商业模式,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以海尔产业金融曾服务过的一家民营医院集团为例。医院初期的融资需求是进行科室改扩建;中期需要打造特色专科;后期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扩张。
海尔产业金融在第一阶段提供标准融资租赁产品4500万元用于升级儿科门诊;第二阶段提供经营性租赁产品200万元,成立特色科室,实现区域差异化竞争优势;第三阶段认购股权10%,引入股权资本,扩大资金规模,通过自建发展、对外并购控股、战略投资,建立覆盖保健、医疗、康复、养老的大健康服务链条,最终形成区域健康综合体。
这样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对于客户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对于海尔产业金融来说只是许多个服务于民营医院、医药供应链、医疗设备、医生集团等企业中的标准化案例之一。
用差异化定制化的方式解决不同用户痛点后,还需要找到多方合作共赢的价值所在,将孤立的客户转化为开放的生态中的一员。在“产融共创社会办医新生态高峰论坛”上,井光超先生把海尔产业金融医疗事业部接下来的路径总结为“生态化、专科化、区域化”三个方向。
“ 2018产融共创社会办医新生态高峰论坛”现场
生态化、专科化、区域化方式打造医疗生态闭环
专科化方向看起来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民营医院,但是其实以器械切入,以病种为基,特色专科化建设能够链接医药供应链、医生集团、器械厂商等多方,实现合作共赢。
民营医院建设特色专科上有优势,也有局限,比起公立医院在体制上的限制,民营医院在机制上更为灵活和开放,但是人才短缺、资金不足、设备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的重要短板。
这些缺口也是形成广泛链接的入口。相比于公立医院在生产关系上的制约,民营医院在生产力上的短板更容易改变。
井光超就指出:“民营医院有了这样好的灵活机制之后,如何能够广泛的链接资源来建设自己的科室,然后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需要几个要素,首先是医疗人才资源的流动,像医生集团的模式逐渐成熟,已经有了可行性的尝试。那么有了人才后,民营医院还需要设备、资金。”
“以往的金融支持只能在资金这一环节上为民营医院提供帮助,而海尔产业金融能够连接器械社群、医生集团、医药供应链等众多资源,为医疗行业客户提供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民营医院可以选择直租、售后回租、商业保理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回避金融风险。”
资金在各个主体中快速流动,但是过程中为民营医院沉淀的是技术和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海尔产业金融也完成了生态化和区域化布局。区域化是基于医疗既有的服务半径制约提出,帮助民营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占领技术高地,下一步就是覆盖医疗全产业链的区域健康综合体。
最后通过医疗生态社群的打造,供给各类要素资源,为产业生态赋能,帮助医疗产业更好的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健康产业发展。
以用户为中心的海尔基因,解决医疗核心需求
关于海尔有一个经典的产品定制化案例,多年前四川农民用海尔洗衣机洗土豆、地瓜,结果泥巴堵了排水管,农民向厂家投诉洗衣机质量不好。海尔了解实情后,从解决农民需求的角度出发,研发出了能洗地瓜的洗衣机。
这种为客户解决核心需求的海尔基因也同样体现在海尔产业金融中,重度垂直行业线的方式,打造生态闭环是一件吃力的事,但是海尔产业金融选择迎难而上。
井光超对动脉网表示:“我们选择是否进入一个领域,衡量标准不是难或易,出发点首先是客户是否有这样的需求,这个需求又有多大?这个事情是否有一定的可持续性?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医疗行业一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就以医药供应链为例,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政策会影响到药企、终端药店、医院、医生很多主体。”
在整个大健康的环境中,只解决一个环节的需求或者痛点,只能说是隔靴搔痒。
海尔产业金融拥有的不仅是敢为人先的勇气,在专业度上同样是业内屈指可数的团队。海尔产业金融医疗健康团队聚焦于医疗行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深耕大健康领域,服务超过上千家客户,沉淀了许多专业经验。
井光超说道:“我们希望海尔产业金融提供的服务不止于金融,金融是一个载体,更重要的是让自身成为生态的一部分。”
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海尔产业金融希望找到合作伙伴而不是生意关系。海尔产业金融的理念是“开放共赢”。最后,对于医疗这个以信任为基的行业,海尔产业金融作为一个有链接能力的平台,愿意同更多尊重医疗行业发展规律的伙伴,不以短期的财务回报为目标,而是以真正推动医疗行业进步为初心,在社会办医形势大好的今天,携手助力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