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论肿瘤遗传,领航液态活检
遗传性肿瘤专场
鉴于遗传性肿瘤研究关注度日益提升、突破性进展频出,本届CSCO年会于9月27日特设遗传性肿瘤专场,并邀请泛生子公司予以全程支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徐烨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贾淑芹教授作为专题报告分享嘉宾,分别从遗传性结直肠癌、早发乳腺癌、遗传性胃癌入手,展开了深度剖析。原本容纳100多人的会场签到300多人,“站”无虚席,互动热烈。
共同主席: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 罗荣城教授(左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克俊教授(右四)
演讲嘉宾: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徐烨教授(右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马飞教授(左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贾淑芹教授(右二)
特邀嘉宾: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郑树教授 (右五)
山东省肿瘤医院 宋恕平教授(左五)
天津市肿瘤医院 谢广茹教授(左三)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著名肿瘤学专家、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莅临会场交流指导。郑树教授表示:“个人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通过早期检测、定期检测等方法来积极应对。因此今天的遗传性肿瘤会议意义非凡。未来,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加深探索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及发病机制,让基因检测这一新的技术能够惠及更多病人乃至整个家族。”
特邀嘉宾 郑树教授
会议现场“站”无虚席
遗传性肿瘤专场-学术分享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徐烨教授
《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占临床大肠癌总体发病率的5-10%,该类综合征的危害在于显著的遗传特征,导致家系多个成员受累,且表现出发病早、多原发的临床特征,但同时区别于散发性大肠癌的难于早期诊断,遗传性大肠癌可通过家系收集和基因检测,在发病前即可进行准确的鉴别,从而实现该类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预防。
目前已经明确多种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是Lynch综合征和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Lynch综合征起源于1913年“遗传性之父”Warthin博士发现的首个家族性胃肠肿瘤聚集家系——G家族,随后经过半个世纪的随访记录由Lynch医生最终明确了该类家系的遗传学和临床特征,由此得名“Lynch综合征”。2000年泛生子的首席科学家阎海先生利用创新的染色体分离和基因测序技术,在G家族929位家系成员中发现了错配修复基因MSH2上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为Lynch综合征的临床筛检增加了新的基因证据。
另一类临床典型的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为FAP,该病患者青少年即可发病,主要表型为肠内数量庞大的息肉生成,且可能合并各种肠内外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息肉、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等,其致病原因为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导致,如不进行干预治疗,患者40-50岁几乎全部发展为结直肠癌。
同时还有其它多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综合征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如PJ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等,且每种综合征目前已经明确致病基因,使得临床可以对该类疾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总体来说,遗传性大肠癌根据是否有息肉为显著特征,可大致的分为息肉病性和非息肉病性,分别以FAP和Lynch为典型代表。根据其各自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征,形成了临床相关综合症的筛检标准和策略,目的在于实现对大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随访,并同时对携带致病突变的高危家庭成员进行肿瘤的筛查、预防和早期治疗,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并最终完善临床大肠癌的诊疗策略。
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由于其多种肠内外肿瘤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正常肿瘤患者,导致其死亡原因也更加复杂,可由于结直肠癌的转移和复发致死,也可能由于其它相关部位同时或异时性肿瘤如胰腺癌、胃癌致死,因此对遗传性大肠癌患者进行相应的早期外科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典型的FAP患者,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发病年龄、生育愿望、腺瘤数目以及合并纤维瘤病可能性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全结肠切除术(TPA)或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等术式,从而在降低患癌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生存质量需求。而对于Lynch患者的手术选择主要根据患者多原发癌发生的概率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选择全结肠或部分区段结肠切除术式。
近年来,随着遗传性大肠癌临床筛检的逐步开展,以及NGS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于各综合征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精确的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有望为临床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预后预测,并为遗传性大肠癌的精准诊疗和预防提供更坚实和丰富的科学依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
《早发乳腺癌的遗传研究》
根据2016年全国癌症研究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遗传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10%,且年轻乳腺癌中遗传倾向的比例更高。随着对遗传性乳腺癌的基因背景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明确包括BRAC1/2、CHEK2、PALB2等基因变异在内的多种易感因素。
本课题组目前主要针对早发性乳腺癌进行相应的临床和基因组学研究。所谓早发性乳腺癌,是指发病年龄不超过35岁的乳腺癌,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的占比显著高于欧美。该病临床分期晚、预后差。目前临床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常见的易感基因,如BRAC1\2等。
通过对入组的242名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采样,利用泛生子肿瘤遗传易感139基因检测产品进行深度全面的测序分析,结合临床病理信息,探索研究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发现,早发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分期晚、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比例高等临床病理特征,且≤25岁的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更加显著。同时患病年龄越年轻,三阴乳腺癌的比例越高,在超年轻(≤25岁)乳腺癌患者群体中三阴乳腺癌比例高达30.6%,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早发性乳腺癌预后差的原因。早发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期比普通乳腺癌短,提示发病年龄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基因背景方面,通过139个基因的胚系突变筛查,共发现62个有害的胚系突变,包含典型的BRAC1/2,以及CHEK2、TP53、PALB2、MMR、ATM等多种重要变异。通过与普通乳腺癌突变数据库及全球数据库TCGA的比对分析发现,我国早发性乳腺癌总的有害突变率为25.6%,其中超年轻乳腺癌的有害突变频率高达52.8%,说明早发性乳腺癌遗传性倾向更显著。对各亚组的进一步详细分析表明三阴性亚型中BRAC1的突变频率高达24.1%,BRAC2突变更多见于HER2阴性型乳腺癌。同时相对于普通的家族性乳腺癌,早发性乳腺癌具有更高的BRAC1/2突变频率(35%VS10.5%)
对于我国人群早发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研究,有利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寻求早期筛查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有利于早期预防和精准治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贾淑芹教授
《遗传性胃癌研究进展》
根据2015美国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临床胃癌以散发为主,但少数(约10%)表现处家族聚集现象。增加胃癌风险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主要包括典型的遗传性弥漫型胃癌(1-3%),以及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弥漫型胃癌HDGC目前明确的致病基因为CDH1的胚系突变,其携带者终生患癌风险高达80%;为常染色体显现遗传疾病,平均发病年龄37岁,由于早期诊断相对困难,预后较差。
西方人群HDGC患者CDH1胚系突变的检出率30-50%,然而目前缺乏中国人群CDH1胚系突变的大样本统计数据。基于此,本研究中心针对1591例中国胃癌患者(含HDGC患者),进行CDH1胚系突变频率及致病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CDH1胚系突变在中国散发性胃癌人群中突变比例约为3.14%,在HDGC人群中比例仅为7.2%,远低于西方国家比例(30-50%);且突变以错义突变类型为主,其中L630V为热点突变。由此推断CDH1胚系突变可能不是中国HDGC患者最关键的致病基因。
进一步通过对2000例胃癌患者的易感基因临床研究发现:ATM为中国胃癌人群中最常见的致病性胚系突变基因,且在具有家族病史的患者中更为集中;与遗传性乳腺癌不同,对于中国胃癌患者,BRCA2的遗传预测风险高于BRCA1基因;而最为大名鼎鼎的遗传性胃癌致病基因CDH1,在中国人群研究中发现常见于早期胃癌患者。
通过对中国胃癌患者易感基因的大样本队列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和发现中国人群特有的胃癌遗传易感基因图谱,了解遗传效应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并明确多基因检测在遗传性胃癌筛检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液态活检卫星会
当日,泛生子还主办了“ctDNA技术助力肿瘤精准治疗”的专场卫星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及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分别献上了精彩的报告,探讨液体活检技术在不同癌种的重要进展,以及在肿瘤早筛、辅助诊断、分期分型、术后随访、疗效评估、用药监测、预后评估等多方面的临床和科研意义。遗传专场的热情延续到了卫星会,到场参会者远超预期,会场气氛非常热烈。
共同主席: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顾晋教授(左三)
湖北省肿瘤医院魏少忠教授(右二)
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右三)
演讲嘉宾: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左二)
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左一)
特邀嘉宾郑树教授现场点评
卫星会会议现场
液态活检卫星会-学术分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明教授
《ctDNA技术在肠癌预后和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液态活检技术即采用从易于获取的液体样本(如血液、尿液)中分离到的生物标志物,来反映其所在肿瘤组织整体状态的技术方法。相比于临床现行的金标准检测技术——组织穿刺活检,其优势在于无创、标本易得、重复获取容易、一定程度上克服肿瘤异质性,可实现对肿瘤的动态检测。基于其技术优势,将来有望应用到肿瘤诊疗的多个环节,包括早期筛查、无法手术患者的药物匹配、复发监控,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等。
目前主要的液态活检标志物为CTC和ctDNA,CTC是指循环肿瘤细胞,是指从肿瘤中脱落出来并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ctDNA是指循环肿瘤DNA,由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DNA,来自于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排物。ctDNA因其操作相对简单,目前临床研究和应用更为广泛。现有对ct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ARMS-PCR、NGS和ddPCR技术平台,在检测范围(已知位点VS未知变异)、 检测灵敏度方面各有所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诊疗需求选择对应的技术方法和产品:如对已知药物敏感或耐药位点进行监测,可选择ddPCR等单点检测产品,性价比更高;如若对未知耐药机制的探索研究,则推荐使用NGS测序平台进行广泛深入的检测。
液态活检技术近年来在临床研究中大放异彩,作为组织检测的有效补充,目前在肺癌、肠癌等领域获得了临床专家的一致认可。通过对包含转移性结直肠癌在内的14种肿瘤640个患者的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中,ctDNA的有效检出率超过50%,且检出率与疾病分期和进展直接相关,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ctDNA的检出率几乎100%。靶向治疗后KRAS耐药突变的检出率为87.2%。另一个研究采用ddPCR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动态监测发现,术后ctDNA突变阴性的患者全无复发,而与此相反,ctDNA检出阳性的患者93%出现复发,且相比临床影像学可提前半年发现复发症状,其灵敏度远超血清标志物CEA。最新的研究发现ctDNA可用于术后微小残留病灶的预测和监控,根据ctDNA阳性与否,结合临床现有高低危风险评估指标,可对II期患者术后进行更精准的预后评估,指导辅助化疗方案的开展,降低风险的同时避免过度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基于大量临床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ctDNA在临床结直肠癌精准诊疗领域大有可为,可用于晚期肠癌患者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的监控;可对早期患者的术后进行预后评估和复发监控;可作为化疗疗效评估的辅助手段;同时有望在肠癌的早期筛查中发挥助力。
最后以一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检测为例,对其血液中突变基因PIK3CA的动态检测,可有效的对其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疗效判断,明确肝切除手术时机及术后复发监控。通过液态活检技术,我们能更清晰的了解该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及疗效判定,从而科学合理的实施临床治疗方案。
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
《ctDNA技术在肺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精准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于携带有典型驱动基因的患者群体,基于基因检测指导的多线精准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细胞在治疗过程中的克隆演进及变异导致不可避免的临床耐药及疾病进展,因此对肿瘤基因背景的动态监测及对应的药物选择和更替是实现科学合理治疗的必要途径。目前临床常用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患者组织样本并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然而穿刺活检这种有创的取样方式极有可能导致操作引起的肿瘤细胞移行,因此随着患者病情进展,二、三线时大部分患者体质不允许或不愿意穿刺活检。
基于临床上组织的难以获取以及动态监测的必要性,ctDNA技术作为基因检测的重大突破,能够很好的解决精确诊疗中的动态监测问题。相较于组织活检,ctDNA技术具有无创、便宜、无需住院的巨大优势;但由于ctDNA在不同患者血液中的含量差异大、半衰期短、片段短易降解、易受分期和治疗的影响,因此对于ctDNA的收集和检测技术要求也更高。
ctDNA的技术优势使其可以应用于癌症的全病程,其中动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非小细胞肺癌诊疗NCCN指南中对于靶向治疗后的耐药监测,建议如果重复活检不行,应考虑血浆ctDNA检测,提示ctDNA可作为组织活检的有效补充用于临床。
对于ctDNA技术用于肺癌患者的动态监测,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其可续性和可操作性。首先从肿瘤靶向耐药机制角度来看,临床靶向耐药的元凶在于肿瘤组织的时空异质性及其所导致的突变基因的动态变化。因此耐药之后,就需要我们利用ctDNA技术,动态追踪耐药突变。目前研究的比较成熟的主要是EGFR和ALK-TKI的耐药机制,而且不同的耐药机制对应的下一步的治疗策略有所不同,这样进一步说明了ctDNA技术在耐药监测以及制定下一步治疗策略过程中的重要性。
临床EGFR-TKI敏感突变的肺癌患者,50%的可能会出现T790M的突变;而ALK-TKI敏感的患者,通过动态监测ALK二次突变的情况,可以判断下一步的用药策略。通过对多个一线厄洛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血液ctDNA的动态检测发现,血液中ctDNA EGFR突变能较影像/病理学提前4-24周预测疾病进展,大大提供患者生存率。
泛生子在继往的检测中也发现多个临床典型案例,如某男性肺腺癌患者,既往未检测到药物敏感突变,服用凯美纳有效一年后耐药,盲试泰瑞沙无效,用血液进行ctDNA检测后,不仅发现患者服用凯美纳有效的原因是EGFR第18号外显子G719C突变,而且发现患者的耐药机制是MET扩增而不是EGFR-T790M,从而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患者从盲试凯美纳有效,到换用泰瑞沙无效的机制,并提示下一步患者可根据临床进展情况使用一代EGFR-TKI与克唑替尼联合用药。
另一个案例分析来自于女性肺腺癌患者,经医院基线检测EGFR-L858R阳性,服用一代EGFR-TKI有效,之后发生耐药,用血液进行第一次监测发现EGFR-T790M突变,于是换用泰瑞沙,8个月后再次耐药,进行第二次监测,发现EGFR-C797S与T790M的顺式突变,之后没有更好的控制方法,疾病迅速进展后去世。
ctDNA在肺癌动态监测中的临床优势与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密不可分。泛生子自主研发的超高深度数字测序技术(Ultra-deep Digital Sequencing,UDD-Seq),通过对10ml外周血中游离DNA片段进行双链链接、标记、特异性扩增、和靶向捕获测序,并采用专利的生物信息算法、霍普金斯算法双重算法检测出循环肿瘤DNA的稀有突变, 检测灵敏度达1/1000,并依据中国健康人的cfDNA数据进行背景抛光处理,因此能够准确、定量地分析外周血中游离DNA片段所携带的多基因、多位点、多种突变类型的检测。
同时泛生子在不断结合国际技术创新和科研的同时,更加重视企业与国内优质资源相结合,完成权威资质认证。在2016年ctDNA室间质评考核中满分通过;2017年获美国病理学会CAP资格认证,旨在为临床提供最精准可靠的检测服务。
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基因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
《ctDNA技术标准和临床应用策略》
虽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根据《2017年全球肿瘤学趋势》显示,2004-2013年间,癌症患者死亡率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呈下降趋势,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抗癌新药的上市,据统计2011-16年间,全球共有68款抗癌新药上市,涵盖22种适应症。其次,肿瘤治疗方式呈多样化发展,如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与过去的治疗手段相比,近年来上市的创新疗法不仅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毒性也更低。而药物和治疗方式的发展和进步,其基础在于肿瘤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的不断转化,肿瘤基因变异背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参考:2017年FDA批准首款基于基因背景而不考虑癌肿类型的靶向治疗药物,打破了传统肿瘤分类治疗的固有模式。
在这样的医疗进步的大背景下,对于创新疗法标志物的检测就变得尤其重要,而在基因检测技术领域,近年来最大的突破莫过于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试水。2016年6月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大会ASCO上,美国公司Guardant Health报告称,他们募集了15191例病人,采集了17628份血液标本,进行耐药和复发监测,以及组织血液一致性验证,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液体活检数据。
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涵盖癌症的早期筛查、靶向药物匹配、复发监测等多个方面,可应用于癌症的全程管理,同时对于近来年临床发展的免疫治疗技术,多基因液体活检也可作为优势人群的筛选手段,结合PD-L1表达、MSI状态,更精准有效的进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
除此之外,液态活检最具潜力和临床价值的应用将体现在癌症早期筛查方面。精准医学的精髓,或者说是核心,是基因组学;而它在现代化医疗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癌症的精准治疗,以及癌症的预防早筛。全球癌症死亡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发达国家在癌症早期筛查和预防方面的投入和成果。通过临床数据可以发现,对于仅有微小转移灶的肿瘤患者,化疗方案可以治愈患者的机率可达50%,而同样的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性肿瘤患者来讲,几乎完全没有治愈的机会。因此,利用基因检测在癌症早期就抓住它的小尾巴,就能相对简单的处理掉,不仅大大避免后期复杂的治疗方案、节省巨大的医疗开支,治疗效果还很好,患者少受罪少花钱。
对于手术可能治愈的原发性局限型肿瘤ctDNA的检出率大约在30%-50%左右,而随着液态活检技术的不断进步,准确性和灵敏度的不断提升,检测样本的多样化,有利于早期肿瘤的检出和对应治疗。以“癌中之王”胰腺癌为例,大多数早期胰腺癌仅能够在成像扫描期间偶然发现,并且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这种疾病最常发现于晚期,而晚期胰腺癌几乎不能通过手术治疗。因此,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但独立的标志物对于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还是非常低的:单独检测ctDNA中KRAS的突变,检出率仅为30%;而结合血液中蛋白标志物的检测,检出率可以提高到60%(仅结合CA19-9),甚至达到64%(五种标志物共同检测)。因此,随着液态活检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多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有望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阶段发光发热。
泛生子的快速成长,是基于在先进平台建设的基础之上,在分子检测方面,泛生子拥有国际上最先进、全面、多元的检测平台,可以快速准确的针对临床样本的各种分子类型进行检测,为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仪器平台包含:
• 以Illumina的HiSeq X Ten为代表的最先进的二代测序(NGS)平台
• 一代测序(Sanger)
• 数字PCR(ddPCR)
• 荧光定量PCR(qPCR)
• 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
• 荧光毛细管电泳、荧光原位杂交(FISH)
• 免疫组化(IHC)
2016年6月28日,泛生子携手美国Thermo Fisher,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ddPCR技术平台共建精准医学联合研发中心。
为了保障将科研及临床检测服务效率最大化,快速推动科研成果临床转化,泛生子还投资搭建了世界级的生信平台,并在软硬件和团队等方面不断强化。
这其中包括了:
• 高峰值大容量的云计算中心,可胜任海量生物信息和基因组学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 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分析软件、两套专有算法双重保障,最大程度降低假阳性的发生,精确检测所有突变类型;
• 全面自动化的检测报告系统,保证检测结果高效无误;
• 多个与国际同步的癌症基因组数据库,最快获取国际癌症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整合全球最新的基因突变及药物靶点信息,强化自身研发实力的同时,还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最优的癌症基因组学分析服务;
• 相关领域背景的专业团队,拥有上万例样本分析经验。
泛生子于2015年开始进行液体活检技术的探索至今,已研发了血液、脑脊液多种样本类型的液态活检产品,可以针对众多基因区域进行更全面、更精准的扫描,并可同时评估包括序列变化和结构变异等多种形式的癌症相关基因改变,至今累计推出肺癌18基因,63基因,180基因,肠癌179基因,肝癌190基因,脑肿瘤68基因等六项液态活检产品。
同时,泛生子基于独有的超高深度数字测序技术(Ultra-deep Digital Sequencing),以血液/脑脊液为检测样本,超高深度(20,000×)测序能够检测低至0.1%突变位点,最大化涵盖肿瘤相关基因,为临床的精准靶向药物匹配、分子分型、耐药监测、预后评估、疗效及复发监控和免疫治疗指导等提供最为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周清教授在其演讲过程中,结合实际临床案例对泛生子ctDNA技术的超高灵敏度表示了肯定。
泛生子展台前的咨询者络绎不绝
关于泛生子基因:
泛生子致力于以覆盖癌症全周期诊疗各个环节(风险评估、早期筛查、分子病理诊断、用药指导和预后监测)的健康管理产品,将基因组学有效应用,协助医疗专家、科研机构等,为癌症患者、癌症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提供可靠的分子诊疗方案、专业的癌症遗传风险评估。
成立三年时间,泛生子已建成国际先进的多元化检测技术平台及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成立了美国北卡、中国北京双研发中心,并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建成了总面积超过10,000平米的临床医学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