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脾胃科副主任中医师 刘金里
8月7日将迎来立秋,立秋是秋季里的第一个节气,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中,天气以燥热为主。对此,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脾胃科副主任中医师刘金里表示,此时养生,从秋令和四季养生角度看,当重视精神调养,内心宁静与神志安和;注意起居调养,顺应阳气收敛和适度舒展;饮食方面,以清淡饮食、滋阴润燥为宜;同时注意防范秋季常见疾病。
河北新闻网记者 檀亚楠
起居:重视起居调养,保持充足睡眠
刘金里表示,立秋后,起居调养方面,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收敛,却又不是太过,使肺气得以舒展。且季节变换之期,当随冷热变化,适度调整衣着,以利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方得以避免受凉感冒。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后不仅仅是困,还让人觉得浑身乏力提不起劲。刘金里提醒,入秋之后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易熬夜,睡眠时间也就随之减少。人困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应避免秋乏的现象出现,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锻炼的时候要循序渐进。
精神:注重精神调养,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秋季五脏归属为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秋季人们既有收获的喜悦,也难免触景生情,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失落感。因此,在进行精神调养时,要坚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
刘金里表示,收敛神气,才能养气。有时候,心神消耗的气血,比身体劳作更多,因此不要让自己的心思太辛苦。在情志上要忌悲忧伤感,遇伤感事则主动排解,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不妨多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登山、旅游等,以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饮食:宜清淡饮食、滋阴润燥
立秋时节的饮食养生,如《饮膳正要》所言,“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因此入秋宜注意滋阴润燥,适当选食芝麻、糯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刘金里表示,夏秋交替时节,身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大量消耗,再加上食欲不振,活动减少,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因此,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可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制品等,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如橙汁、柠檬汁、番茄汁等既可补充维生素,还可帮助消化、健脾开胃、提高食欲。
此外,立秋时节还应尝试多吃一些清淡食物。清淡饮食能清热、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同时注重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在70至90克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为鱼、虾、鸡肉、鸭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
防病:注意预防感冒和咽喉炎
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大气相交,季节变化,势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医认为,小孩是幼阳之体,易寒易热,容易受外因的侵蚀,从而导致感冒、咳嗽、发烧。因而,小儿要注意饮食起居,尤其是睡眠,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睡眠都要放在第一位。
此外,刘金里还指出,气候上来看,秋季风干物燥,一旦劳累过度,容易诱发咽喉炎或是使本来已痊愈的咽喉炎复发。做好咽喉炎的预防,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积极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过冷、过烫、油炸、腌制等刺激食物。
秋季适当进补 少辛多酸
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刘金里表示,立秋进补应当坚持“少辛多酸”的原则,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合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的食物。甘味食物性质滋润,具有缓急、和中、补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的平补功效更为突出,如鲜藕、苹果、西兰花、梨、冬瓜等,可适当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