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肿瘤遇上糖尿病,该用什么药?

肿瘤遇上糖尿病,该用什么药?

发布:2017-06-16 12:2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多数研究认为,相比其他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对于肿瘤患者控制血糖更加安全有效。除了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更是一种多效药物,可调节很多疾病,其中包括降低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恶化。现如今,二甲双胍已然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位居一哥。 研究发现,

  多数研究认为,相比其他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对于肿瘤患者控制血糖更加安全有效。除了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更是一种多效药物,可调节很多疾病,其中包括降低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恶化。现如今,二甲双胍已然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位居“一哥”。
  研究发现,与未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减少了37%(经性别、年龄和BMI等综合因素调整)。另有研究发现,与未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降低了62%(经综合因素调整),然而接受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治疗的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糖尿病与肿瘤的关系
  有位高先生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由于比较重视服药,病情控制得还算不错。可半年来不知为何,口渴、多尿等症状又开始加重,同时上腹部出现隐痛。医院查B超发现胰腺上长了个肿物,经手术证实为胰腺癌。
  糖尿病人与胰腺癌“狭路相逢”,是偶然的巧合吗?非也。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高出8倍,并认为糖尿病本身可能就是这种致命癌症的一个致癌因子与早期征兆。
  究其症结,在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腺功能长期紊乱,对腺泡细胞造成一种慢性刺激,最终导致胰腺癌变。另外,由于胰腺癌直接破坏胰岛的β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加上患者体内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导致血糖上升,故有极少数胰腺癌以糖尿病的面孔“亮相”,常被误为糖尿病而致真凶漏网,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更有研究显示,约8%~18%的肿瘤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的肿瘤为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膀胱癌和子宫内膜癌。曾经,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9.8万名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患癌症的几率比无糖尿病的男性高27%。专家指出,2型糖尿病可以产生过量的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肝脏或者胰腺的癌细胞生长,同时,糖尿病也可以改变性激素的水平,易引发女性的卵巢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
  二甲双胍不仅降糖更抗癌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种老药,其在1958年的英国就开始正式使用,至今有将近60年的历史。它可以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代谢,逆转前期糖尿病。
  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也可通过多种直接和间接的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如果我们把肿瘤细胞当作是《西游记》中的妖怪,那二甲双胍就是孙悟空手中的那根金箍棒,它可以阻断血糖升高的进程,对妖怪起到阻吓作用,让肿瘤细胞老实点,同时,还可以顺便出棒,激活体内部分机制,对肿瘤细胞 连击,抑制它的生长。
  其中,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作用机制,AMPK的激活可导致细胞外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影响细胞的生长,间接预防肿瘤的发生。二甲双胍还能激活免疫系统,减少肿瘤发生风险。若无特殊禁忌,尽可能选用双胍类药物降糖。
  Singh等荟萃分析发现,从肝癌来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能降低50%的风险,而磺脲类增加62%,胰岛素增加161%。Antonoff 等发现,二甲双胍在肺癌的治疗中可能可以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Martin等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用于清除早期原位癌。
  何裕民教授在临床肿瘤患者治疗中,对于血糖有所偏差的患者,就会建议用0.5g一片/日的二甲双胍,效果不错,且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管控血糖,还需做到这几步!
  1.要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所引起危害的严重性,它是潜在的隐形杀手。
  2.从年轻时起管控自己的饮食。优化膳食结构;摄入总量要有所限制;减少应酬,避免夜宵;一日三餐做出调整,早餐多些,晚餐少吃。尽可能不吃零食。
  3.适度运动很关键。平时上班时,经常站起来动一动,活动筋骨与肢体;空闲时,跑步、打球、健身等都可以。年轻人主张中等运动量以上的活动;年长者可以运动量小一点,如散步之类;但都需要持之以恒。
  4.要学会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随时舒缓自己的压力,这对于管控血糖意义重大。
  5.确保6个半小时到8个小时的良好睡眠,睡眠欠佳,随时求助。
  6.学会自我对血糖参数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做到定期的血糖监测检查。
  认识上的提高,适度的药物治疗,再抓住以上几个环节,可将糖尿病造成的伤害减到最小。若自我管控有困难,可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