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坚持目标和问题双导向推动卫生和健康事业改革全面发展

坚持目标和问题双导向推动卫生和健康事业改革全面发展

发布:2019-04-01 06:17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刘芳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部署,紧扣《“健康中国2030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部署,紧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突出目标和问题双导向,注重前瞻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奋力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发展。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构建就医新秩序

    我市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相对匮乏,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去了城市三级医院,造成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萎缩,影响医疗资源最佳效益的发挥和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的提升。分级诊疗制度是优化就医秩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事关整个医改成败。要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当前要重点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医疗联合体建设。这是推进区域内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调整,发挥大型公立医院辐射带动作用、下沉医疗资源的重要举措。 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行政区划、医保支付、人事管理、财政投入等壁垒,探索建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一手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基层的优势,既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要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推动医院管理改革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深化各级各类医院包括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公立医院,不是要削弱其地位和作用,而是要提升公立医院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其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医学科技进步以及专业结构和组织分工日趋复杂的新形势,更好地满足人们渴望获得更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新期待。窃以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需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各级各类医院都要制定章程,明确办院宗旨和方向。要健全医院决策、民主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科研管理等制度,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院管理、服务人民健康、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落实政府办医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进一步明确政府办医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三要加强医院党建,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把医院党建与各项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强化对医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确保改革发展方向,建设患者放心、人民满意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大医学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医疗人员保障

    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总体供给不足,主要是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优秀的医务人员短缺。此外,随着医养结合、医疗旅游、康复护理、心理咨询、体育健身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急需相关领域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对此,笔者认为,要加强医教协同建设,健全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护理等紧缺人才培养。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广大医务人员既要苦练内功,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要注重医德修养,弘扬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优秀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看好病、服好务。要体现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突出薪酬结构的优化设置,突出薪酬水平的合理增长,突出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要改革人才使用和评价办法,以群众满意度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科学设置量化指标,去除一切影响基层人才发展的限制性条件,让基层医卫人才晋升高级职称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要适应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化全民健身意识,打造“大健康”环境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群众健身休闲设施和项目,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大力提升人民健康素质。要实施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开展校园足球等有益身心的活动,推动实施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育健康干预计划,同时鼓励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