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张海燕,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省预防医学会儿童心理委员会委员;毕业于郑州大学,从事儿童保健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擅长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生长迟缓等儿童营养障碍疾病的治疗;熟悉身材矮小及性早熟儿童疾病的治疗;擅长早产、双胎等高危儿童的神经发育检查及早期干预;熟练儿童多
□本报记者 高峡
“我儿子发育正常吗?”“我家宝宝为什么总是发脾气?”“我的孩子为什么上课坐不住”……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室里,张海燕每天都要被一大群带孩子的家长包围着,除了正常为孩子做体检,还要面对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儿童保健是一项“婆婆妈妈”的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儿童保健科,每天都有大量的孩子在哭哭闹闹。儿童保健科医生既要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又要充当老师的角色,给家长讲解养育孩子的要点,指导年轻父母以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这样的工作,张海燕一干就是23年。长期以来,张海燕和她的团队担负着全市儿童生长监测、评估、检查和指导工作,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儿童保健技术项目,内容涵盖儿童保健各个领域。通过监测,她几乎每天都会发现一些体重、身高、智力偏低的婴幼儿;在问诊中,也会遇到不少在养育孩子问题上走进死胡同的家长。而她要做的就是每天向家长了解孩子的饮食状况和生活习惯,以此判断孩子身心异常原因,并详细地告诉家长如何科学治疗。
由于育儿知识老化及欠缺,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吃好、不生病就是健康,很少关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家长育儿理念相对滞后,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儿童早期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培养。很多家长都认为精神和心理领域的问题只有成年人才会发生,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张海燕说,近年来,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社交障碍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呈高发趋势,特别是孤独症呈爆发趋势。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有时候孩子“挤眉弄眼”、“调皮捣蛋”总是招来家长的呵斥,孩子可能是患有多动症、抽动症等疾病,而不是“毛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通常是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为准确“把脉”孩子的心灵,市妇幼保健院先后引进了先进的脑部微电流治疗仪、多动和抽动生物反馈治疗仪、数码听觉仪等,但如果想要精准诊断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并早期干预,还需要医生的一双“慧眼”。
由于对孩子健康及心理的精准认知,张海燕特别爱孩子、懂孩子,甚至是同情孩子。一些多动症孩子常常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呵斥,张海燕觉得特别痛心。孩子有病无法管束自己,还得不到重视和治疗,长期不愉快,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导致孩子的成长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失。
儿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就像人的两只手一样缺一不可。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要判断孩子的心理问题,需要定期为孩子体检。在不少家长印象中,儿童体检就是量量身高体重,到了学龄期再查查近不近视、有没有龋齿。事实上,儿童体检的范畴远不止这些。与成人体检重在疾病筛查不同,儿童体检更偏向于“保健”。张海燕说,一个人的心理失调或异常,根源大多在幼儿期。因此,心理卫生保健从儿童抓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张海燕和她的团队每个月都要为300多名新出生的孩子建立保健卡,每月都要为1700多名儿童进行定期体检、评估,在孩子的喂养、营养、生活护理、疾病预防、智力发育等方面对家长进行指导,全方位地呵护小天使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