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新的一批“小豆丁”就要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涯了。这对这些宝宝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会掺杂着宝宝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家长们于心不忍的无奈,这期间必将伴随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难以入眠……
许多家长迫切想知道怎样为即将迈入幼儿园的宝宝做全面的准备。那么,作为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度过这样一个转折期呢?为了让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度过这个“宝宝的第二次断奶期”,本期健康版邀请了浙江省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汤军一同制定了“宝宝入园准备手册”,从各方面为家长布置好预习工作,与大家一起应对“成长的烦恼”。
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宝宝在入园之初会有哪些不适应的状况?本周三(8月27日)晚上6:30-7:30,汤军科长将做客本报“名医在线”,与你一起聊聊宝宝入园前的话题。你可以通过健康热线85052876提问相关问题,也可以通过登录杭州网西子健康频道()在线咨询。
防病准备篇:第一学期是“生病高峰”
症状:严重的焦虑情绪
有些宝宝进了幼儿园以后,就突然有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常常会抱着自己家里带来的东西,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等妈妈来接。省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汤军说,这其实是“分离焦虑”。大部分幼儿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种焦虑的产生其实也很自然,宝宝们平时和亲人之间会产生强烈的依恋感,一旦进入了新的环境,出现了依恋上的断层,失去了一种安全感,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如果没有解决好“分离焦虑”,就会出现一些“看不见的内伤”,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有影响。
对症下药:父母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幼儿园里参观以后要用的小杯子、小床、小桌子等,或者在活动场地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以此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症状:吃不好睡不好、容易生病
有些宝宝平时在家里吃饭、睡觉都很香,刚上幼儿园就彻底改变了:胃口变得很不好,吃午饭也是有一口没一口,还有的甚至只吃饭不吃菜。有的孩子一到午睡时间就哭闹,而且没几天就感冒发烧了。
对症下药:孩子睡觉时防范意识特别强,尤其是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父母在身边哄着,睡前特别容易哭闹。这在开始阶段都是很正常的。如果宝宝在幼儿园里睡不着,家长可以带一件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让孩子抱着睡觉;如果在幼儿园吃不下饭,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些食物让宝宝带到幼儿园,回家以后,准备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一点,注意多补充水分、维生素C等。
容易生病的原因有很多:宝宝接触的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因为不习惯陌生环境,经常性的苦恼也会使得抵抗力下降。宝宝的身体状况在入园的初期有不良反应也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过于担忧。
心理准备篇:积极与老师密切配合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要学会“狠心”。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切勿给孩子消极暗示
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殊不知,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产生抵触情绪。专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
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能力准备篇:
重点训练“吃、睡、拉”
不少老师反映有些孩子在刚入幼儿园时,连一些最简单的本能需要,例如大小便、喝水等,都不会向老师主动提出,造成孩子对环境的抗拒。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
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
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先脱裤子,然后进行。在大便后会自己用纸擦屁股)。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后再向老师说或者是不说,孩子往往会因此生病,这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事情。
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训练孩子当有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会穿脱简单的衣裤。
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期回顾】
嘉宾: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医学博士 王新木
1.周女士:爷爷前段时间出了车祸,面部有骨折现象,脸肿得两边都不对称,医生说不需要手术,用点消炎药就行了,请问这样的处理就行了吗?
王医生:首先要确定骨折部位是上颌骨还是下颌骨,上颌骨一般没有错位的话,可以不做手术。如果下颌骨骨折的话一般都需要手术。根据你说的情况,病人骨头应该是没有错位,没有功能障碍,适当用些消炎药就可以了,早期冷敷,48小时候热敷即可。
2.沈先生:外甥现在8岁,4岁的时候两颗门牙蛀掉了,一颗把牙根拔了,然后就长出新牙了,还有一颗牙根没有拔掉,牙齿就一直长不出来,该怎么办?
王医生:通常来说,上门牙都是同时长的,6岁左右就长出来了。根据你说的情况,应该是由于治疗的原因,牙根和骨头粘连,阻挡了新牙的长出,可以拍张片子看看,如果新牙的牙根发育基本完成的话,就应该及时把牙根拔掉,下面的牙齿就能长出来了。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多生牙阻挡了新牙的萌出,也应该把多生牙及时拔除。
3.师先生:儿子牙齿排列不齐,中间有个缝,有颗小牙齿长出来了,可不可以矫正?
王医生:首先拍片确认是否有多生牙,如果有应及时拔除。一般情况下随着两边的牙长出,中间的牙缝会自行消失。如果牙缝依旧存在,可以及时矫正。
主持人:记者 陈玲
【名医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