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4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函》(教发函〔2015〕66号),批准学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6月6日,四川医科大学与泸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事业发展推进会、“9+1”合作发展和专家座谈会。
学校章程颁布实施
2014年12月31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9号(泸州医学院)》的通知,标志着学校章程通过核准并正式公布实施。该章程分九章,八十五条,共计一万多字,是四川医科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
学校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3月,学校党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出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实施“思想引领提升”“宣传舆论引导”“核心价值践行”“文化繁荣发展”四大工程。6月,学校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始终,聚焦忠诚、干净、担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专题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
省委巡视组进校开展专项巡视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10月26日至11月20日,省委第八巡视组对学校开展了专项巡视。期间,省委巡视组听取了学校党委工作汇报及有关专题汇报,开展了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受理信访举报等工作。12月24日,省委第八巡视组来校反馈巡视意见,学校党委随即制定了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迅速安排布置了相关整改任务,切实落实“两个责任”,强化整改措施。
学校获批成为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4月,学校经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今年,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喜获丰收,临床药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列入四川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招生专业;“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和“基于体质健康促进的高校体育综合改革”获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新增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00个获省级立项。
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
9月,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成立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医科大学联合实验室”,在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批博士后正式出站
12月15日,师从四川医科大学医学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傅俊江教授的博士后Md.AsaduzzamanKhan和MousumiTania(均为孟加拉籍),经过答辩、审批等程序顺利出站,成为四川医科大学首批培养的博士后。此前,四川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第五届国际离子通道大会在四川医科大学举行
6月26日,第五届国际离子通道大会在四川医科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大陆的近4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今年,学校还先后主办、承办了肿瘤医学高端研讨会、生命法学高峰论坛——生命科技伦理法律与医药卫生法治建设研讨会、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微循环学会痰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系列高端学术会议。学校还先后聘任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第四军医大学梅其炳教授为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和药学院学术院长。
学校五度蝉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分赛区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在4月和5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中,学校代表队以良好的表现再度蝉联西南西北分赛区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此外,学校还承办了四川省第三届医学生基础技能及创新竞赛,并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
三所附属医院发展势头良好
附属第一医院新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综合医院主体工程封顶,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地级城市“百强医院”西部第一。附属中医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城北院区第二住院大楼投入使用,与捷克克劳迪安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跨国合作。附属口腔医院获批为四川省首批规范化培训基地,口腔颌面外科学获批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