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 健康养生之我见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之我见

发布:2021-04-09 19:0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人步入暮年后对健康倍加关爱,常会思念远方亲朋好友的玉体是否康

  人步入暮年后对健康倍加关爱,常会思念远方亲朋好友的玉体是否康健。每当久别相逢或在电话上得知别来无恙时,顿感心宽神怡,无比欣慰。但当听到某某某某罹患中风等绝症,卧床多年,受尽折磨,饮恨离世的噩耗,深为痛绝,唏嘘不已。

  长寿是人们奢望、渴求的,但长寿与健康相比则后者重要。故在长寿前写上健康两字作为定语。

  人固有一死,谁也不能违避,颇为公平。但各人怎样死,就难以公平或平衡了。有好死难死(苦死)之分,差距悬殊,令人惊叹!

  人们最怕的是一旦患上难死又难活的恶病,长期在死亡线上颠簸、挣扎、无比残酷。凡是耳闻目睹此惨景者,谁不痛哭流涕。

  面对这现实,油然想起祖先传承下来的一句俗语:“活着乐(要)健,死去乐便。”

  这是一句经典的口头语,言简意赅,把人生最大的欲望用“健”和“便”两字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阐明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名利,是健康,一旦死时要快速简便,溘然而逝,切勿朝三暮四地被羞辱。这叙述得多通俗、形象,恰如其分,十分风趣,教育深刻。

  诚然,活着要健康是可以尽自己力去争取的,但要死得快安又便是不能以自己意志来决定的,只有勇敢面对死亡,冲破“听天由命”的樊篱,以“安乐死”来补救,才是上策。

  当今医药事业飞速发展,人民安康,但医病难还是存在。一旦碰上医德差的大夫,更会渴望“安乐死”,以减痛苦。

  可喜的是世上已有将安乐死列为合法的国家。近日欣读《文汇报》,刊出《安乐死前,让我再看你一眼》的文章:“……20年前,比利时洛伦作被查出罹患绝症。自那以后,他曾37次接受手术,却均宣告失败。在得到医生的授权许可后,难以忍受病痛折磨的他,选择接受安乐死……”侥幸,我们已见到了“安乐死”的曙光,衷心企盼这一天的到来。

  人要活得健康,活得精彩,即使死也要有尊严,不容羞辱。

  养生因人而异

  有健康身体才有万事如意的心情,才会悠悠自得享受幸福生活,否则,活着是窝囊,是负担,犹似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为此,须千方百计寻找养生之道,保养好身体。因各人体质和素质不同,需因人而异,不能死板效仿,顺应自然,顺从天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各人都有其特点,故只能借鉴别人的养生经验,切勿依样画葫芦,否则有害而无益。如我们的昆曲大师俞振华精神矍铄。他就是“肉照吃,觉照睡,没有荤菜口没味”的人,而且爱甜食,菜中要放糖,有人感到奇异,而专家说:“营养的吸收是与人的接受功能相联系的,只有喜欢才能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去接受它”。

  我县的老前辈也这样说:“自己想食的东西食下去,便是补侬(方言人)”。这是同一道理。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活得90多岁就有自己奇特的养生之道。他的长寿秘诀是:令人惊讶的三个“不”字。第一、不锻练;第二、不择食;第三、不嘀咕。人们不禁要问:“不锻练者,焉能如此长寿” ?但可反诘一句:世上焉有如此不嘀咕之宽宏坦荡胸怀?!

  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强者。他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也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书法家,逝于台湾85岁的于佑任。他所作所为,虽称不上旷世奇才,然而能兑现了“不养生而寿,处尘世亦仙”(室内的对联)的自我律条,颇值得后人赞赏。

  眼下,养生法甚多,必须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切忌听风就是雨。

  养生重于养心

  有人说,养身要先养生,养生必先养心。而《黄帝内经》开宗明义说“百病从心生”。这充分说明养心的重要,要求我们具有一颗豁达宁静的心。为了要保护好它,必须在这发百病的源头上,制止病的滋生蔓延。。

  当我们的心被忧郁侵犯时,怎么办?干脆采用民间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一副极其灵验的良药——平民百姓的一句“做是做勿死的,恼是要恼死的”的口头禅。

  这是一句既辩证又科学,很有说服力,能解忧排难,劝慰人的佳话,不知拯救了多少跌入苦恼陷阱的人。确实,人最怕的是烦恼,迫使其终日紧锁双眉,解不开郁结,最终恼死。不是伍子胥一夜就恼白了头发吗?而心地豁达者,即使遇上再苦再累的脏活,也做不死的。

  这个浅显的硬道理说明养心的重要。

  “嗜欲深知天机浅”,这是庄子对我们的忠诚告诫:人的欲望不可过甚,会导致心态失衡,内心痛苦不堪,寝食不安。欲火一旦攻心,即引发暴病而终,不得天年。故奉劝世人,不要贪婪,欲壑难填。

  养心,更通俗的说就是精神的调养不让外邪入侵。中医认为,许多病的发生都是由于气机失调而致,如遇上喜则气和缓,遇上哀则气消损。遇上怒则气上逆,遇上惧则气下陷。遇上虑过甚则郁结。因此,要修心养性,正确对待七情六欲,以平和恬静的心态生活。

  当今,不正之风日下,物欲横流,养心更为重要。

  “四字”的健康经

  “走、食、想、苦”四字的健康经,不是臆造,亦不是“拿来”的,是我和几位逾越九旬的老友,多年来常欢聚一堂,将各自的养生实践,砥砺而成的,公认是长寿的灵丹妙药,今将概述如下:

  一走。健康是“走”出来的。生命在于运动,人老脚先老。人活着就要走,走和散步都是最简便的运动形式,可以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毒素的排出,保持身体平衡,和加强心脏、大脑的功能。当然走有慢快之分,因人而异,贵在坚持。

  二食。病是“食”出来的。“病从口入”是真理,饮食宜清淡,食只可七分饱。 “三高”就是大吃大喝惹的祸,切忌贪得无厌。

  三想。烦恼是“想”出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旦遇上烦恼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去碰撞去“乱想”,而是要甘当“愚人”,有点阿Q精神,低下头面对逆境,能泰然处之,不陷入圈套,庸人自扰。而是要以柔克刚,编织宽慰自己如画美景,使之立马跨入“知足常乐”之心态。

  四苦。幸福是“苦”出来的。今日的幸福是昔日用血汗换来的。没过去的苦哪有今天的甜,永远要有敬畏思想,千万不要忘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只有念念不忘幸福是苦换来的,才会珍惜今日的生活。

  上述四字,缺一不可,行之有效,不逊于灵丹,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