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不孕不育 > > 盆腔结核严重或致不孕不育 出现四大症状要高度警惕生殖系统结核

盆腔结核严重或致不孕不育 出现四大症状要高度警惕生殖系统结核

发布:2016-12-07 15:07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3位,我国耐多药结核病年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2,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始终位居全国甲乙

日前,清远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近5年来,清远发现并管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15687例,完成规划病人发现任务的120.67%,治愈和完成疗程14396例,使得6.39万健康人免于肺结核感染。

据了解,结核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93万,占全球发病的9.7%,位居全球第三位。事实上,除了肺结核之外,还有盆腔结核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上不孕不育症。

盆腔结核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

据了解,除了肺结核,盆腔结核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它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导致不孕不育、闭经、经量减少、腹痛腹胀等危害。

数据显示,近年来,生殖系统结核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多数女性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无任何自觉症状,往往在婚后多年不孕,去医院检查时才知道自己患了生殖系统结核。30岁的阿丽和丈夫结婚4年,一直未怀上孩子。夫妻俩一起到医院进行人工受孕,孕期5个月时,阿丽突然出现发热致流产,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患有血行播散型结核、盆腔结核,而此病正是导致她流产的主因。

有数据显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经腹腔镜探查发现,盆腔结核发病率达5.83%,且输卵管及子宫内膜病变使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率低于其他原因不孕者,因此,盆腔结核的发病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重视,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治疗。

出现四大症状,要高度警惕生殖系统结核

据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生殖系统炎症,包括卵巢结核、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宫颈结核、外阴和阴道结核、腹盆腔结核等,多发于20—40岁女性。此结核多由身体其他脏器的结核,比如肺结核、肠结核等血行散播而来,在腹腔内直接蔓延。

一般女性生殖系统结核首先感染输卵管,然后逐渐蔓延至子宫内膜、卵巢、宫颈等处。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后,一般不马上发病,当人体抵抗力差时,结核杆菌便能侵犯子宫,引起相关症状。目前被诊断为生殖系统结核的女性常会出现以下四种症状:

一是下腹坠痛。一般为长期下腹隐痛,月经前加重,如合并继发化脓菌感染,有明显的腹痛、发热、压痛性包块等类似急性盆腔炎的表现。

二是不规则子宫出血。

三是白带增多。盆腔或子宫内膜结核病变,均可发生白带增多的情况。特别是宫颈结核时,其分泌物呈脓性或脓血性,可能有接触性出血或臭性脓血带。

四是不孕或受孕后流产。女性如果发现自己食欲差、消瘦且易疲劳乏力,持续午后低热或月经期发热,月经不规则,长期下腹部隐痛,长期不孕都应警惕是否患有结核。建议可先做一下血沉、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怀疑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核者,还可增加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观察及活体组织检查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仍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必要时配以手术,需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及全程”的原则,疗程一般18个月至2年。疗程近结束时,宜重复检查一次胸X线、尿结核菌培养及诊刮。育龄妇女需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后,再做备孕计划。

结核病防治关键是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具有发病隐匿、传播途径容易实现的特点,且由于其治疗时间长,抗结核药物治疗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给结核病的防治带来很大难度,再加上人口流动,结核分枝杆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以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严重影响结核病预防控制的进程。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3位,我国耐多药结核病年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2,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前列。

结核病防治的关键是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结核病通常被称为“难治性肺结核”,因其疗程较长(2年及以上)、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特点,使得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时举步维艰。

专家表示,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如若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形式产生变化,即由获得性耐药(主要是诊断为普通肺结核时因不规则治疗或者依从性差导致的耐药患者)转变为原发性耐药(是指未治疗过或治疗不足一个月的患者直接感染了耐药菌株,发病后被诊断为耐药患者),将引起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流行,其控制的难度也将增大。因此,在保障防治规划实施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保证现有耐多药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是眼下的重点。●撰文 整理 刘秋宜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