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不孕不育 > > 青岛农大沈伟课题组独创不孕不育治疗新“战略”

青岛农大沈伟课题组独创不孕不育治疗新“战略”

发布:2016-07-26 11:19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青岛农大沈伟课题组独创不孕不育治疗新“战略”

  大众网青岛4月19日讯 (记者 刘秋怡 通讯员 陈太安 刘晓华)“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西游记》里的这一神话故事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就不再是“神话”了。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殖科学研究院沈伟教授课题组就在干细胞分化配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让这一“神话”走向现实有了可能,也让许多不孕不育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由沈伟教授课题组牵头,携手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和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历时8年的研究,在实验室成功地将人的皮肤来源干细胞体外分化,得到了类单倍体生殖细胞样细胞,标志着皮肤来源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向生殖细胞分化的潜能。沈伟教授表示,这就意味着研究人员在将来有可能利用人体的干细胞,通过体外培养,分化成可以用来受精的精子或卵子。

  据了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的恶化,不孕不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目前我国的不孕不育患者已经超过3900万。同时,世界上不孕不育人群已达到育龄家庭的10%,且呈现上升趋势。面对严峻的生殖健康问题的挑战,利用干细胞分化生殖细胞的研究无疑为饱受不孕不育症折磨的夫妇带来了新的希望。2006年和2011年,加拿大科学家曾成功实现了利用猪和小鼠的皮肤来源干细胞向卵母细胞样细胞的诱导分化,而在人类皮肤来源干细胞定向分化上一直没有相关的报道。

  沈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分离培养的皮肤来源干细胞,通过一些含有特定诱导因子的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分化,使其在体外条件下进入减数分裂,并形成类单倍体细胞。这些结果预示着人皮肤干细胞具有体外向精子分化和发生的可能。

  “如果人皮肤来源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形成功能性的配子,这无疑将为人类不孕不育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沈伟教授介绍,“打个比方说,就好比《西游记》里孙悟空拔下根猴毛变个小孙悟空那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头发根部的毛囊干细胞或皮肤干细胞培养生成精子或卵子,最终成功“造人”。

  沈伟教授课题组这一研究首次报道了在没有外源基因导入的前提下,利用人成体干细胞向类单倍体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成果,为今后人类不孕不育的治疗以及研究人类早期配子发生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在《科学报道》、《细胞周期》、《干细胞和发育》、《细胞死亡与疾病》、《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杂志》等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

  据介绍,近10年来,青岛农业大学沈伟教授课题组围绕女性卵巢健康、雌性动物生殖调控等科学问题,进行成体干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向生殖细胞的体外分化、卵泡形成和发育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其它省部级课题6项。在这些项目的资助下,建立了动物卵子发生的体外动态模型,实现了性原细胞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的“体外”转变;在猪、小鼠和人等多物种上证实了成体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可能性;系统研究了卵泡形成与发育的分子调节路径,和环境雌激素类似物危害卵泡发育的发生途径及其机制;在《内分泌》、《细胞死亡和疾病》、《科学报道》、《生殖生物学》、《细胞周期》、《干细胞和发育》、《分子人类生殖》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