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药品、保健品,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然而网上买的药,是真是假,真能吃吗?10月中下旬,北京警方展开了“网歼行动”,捣毁涉嫌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窝点2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破获案件25起,起获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等140余种共130余万粒,涉案价值近1300万元。
嫌疑人网购胶囊自己灌装
今年10月初,丰台分局接群众举报称,在丰台区一住宅小区内有人利用网络购物平台从事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活动。对此情况,民警立即开展侦查。通过调取相关数据和取样购买等方式,民警成功锁定嫌疑人刘某。
10月20日,丰台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在该小区一出租房内将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的嫌疑人刘某抓获。经工作,民警在其居住地和位于丰台区某地的库房内共查扣涉案药品种类20余种、涉案药品1万余盒、药品说明书2万余张,经鉴定查获药品均为假药,涉案价值200余万元。
据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刘某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注册,在某网站上共开了5家卖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店铺,主要售卖的假药是降压药和减肥药。
在其店铺上,民警看到商家打出的广告页,包括瘦身、减肥、塑形、减脂等关键字。降压药里添加了西药成分氢氯噻嗪,减肥药里添加了西布曲明、酚酞,这些成分被非法添加到药品中。刘某在网上购买成药,还有散装胶囊,自己进行灌装,含量非常不固定。“两粒药中,可能一粒有,一粒没有,效果可想而知。”
据刘某供述,假药售价一般在30至100元不等,卖假药已有2到3年,月收入上万元。现该人已被丰台分局刑事拘留。
“网歼行动”捣毁假药窝点26个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食品药品犯罪也明显增多,并且因其具有更大的扩散性、欺骗性、隐蔽性,往往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性。近期北京警方根据食品药品案件发案规律特点,由市局经侦总队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成专案组,开展专项侦查打击工作。
通过对全国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的网络店铺开展筛选,民警发现,涉及北京的20余家网店虽然打着出售减肥药和保健食品的旗号,但店铺中可见的商品却很少。若以顾客的身份向其咨询,店家就会推荐一些店铺中没有的食品药品,称这些食品药品疗效显著,并会晒一些客户好评。如有购买意向,则会让顾客以其他商品名义下单购买。专案组民警通过对上述网店中取样购买的食品药品进行检测发现,这些可疑网店销售的食品药品均含有西地那非、西布曲明、酚酞等有毒有害成分。
2016年10月中下旬,在市食药监部门的配合下,市公安局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房山、通州、昌平、大兴等9个区同时开展打击网络食品药品犯罪的“网歼行动”,捣毁涉嫌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窝点2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刑事拘留21名),破获案件25起,起获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等140余种共130余万粒,以及大量包材和制假设备,涉案价值近1300万元。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发现,嫌疑人在明知其所售商品为假药或有毒有害食品的情况下,为逃避打击,在网店网页上采取隐藏式宣传方式,不直接宣传违法产品,而是通过微信、QQ等网上通讯工具与客户私聊,达成意向后以购买其他产品名义付款交易。
未经批准进口药滥用也有害
据办案民警介绍,假药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仿造正规品牌,一种是纯自制,名称、成分、包装都是自己做的,还有一种就是进口药,是国家没有批准进口的药品。
以查获的假减肥药为例,里面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酚酞等有毒有害成分,壮阳药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成分。“因为成分、含量不明,有些人吃了可能没反应,有些人吃了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
在专项行动中,通州一网店销售进口药也被依法查处。该网店由一位全职妈妈经营,她通过海外代购的方式获得了进口药进行销售,种类多样达上百种,大到治疗癌症的,小到治疗咳嗽的。据了解,售卖进口药,利润在30%到100%,这位店主也是月收入上万。
民警介绍,正规医院或药店购买的进口药品均已通过检测和临床验证,而海外代购的很多药品由于未经国家食药部门检测和临床试验,是否适应国人体质尚未确定,滥用亦会造成身体损害。
北京警方在此提示广大群众,食品药品事关身体健康,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不可轻信“立竿见影”等虚假宣传,随意购买和使用。同时,告诫企图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生产、销售假药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均属犯罪行为,北京警方将持续会同相关部门重拳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对涉案线索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文并摄/本报记者 匡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