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家名为广东捷安急救转运中心的股东张秋霜介绍,此前广州也发生过多次“黑”车和正规转运车辆,甚至“黑车”与“黑车”之间的冲突,后来一家专门从事转运业务的机构于2013年应运而生。当时,他们取得了广州卫生部门的行政许可,不涉足院前急救业务,在卫生部门急救指挥中心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和监管下开展工作。
看到广州有人吃到了“螃蟹”,张秋霜也开始在东莞创办类似机构,很快,工商局的营业执照拿到了,不过经营范围却只能是“长途运输、包车”等服务。半年前,公司向卫生部门提出,希望能够自主经营长途病患转运业务,运价、救护车配备、随车医护人员资质,全部纳入卫生部门监管,但至今没收到答复。
对此,东莞卫计局明确表示,目前,国家、省没有制定相关标准及准入条件。也就是说,专业急救转运申请暂时不会对民营市场开放。
一辆救护车
多部门监管
针对“黑车”问题,东莞市卫计局表示,救护车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救护人员的资质归卫生部门管理,改装车辆和年审归公安交警部门管理,运营定价归物价部门管理,而如果收费出现欺诈,则涉及工商管理部门。
针对本市救护车车源紧张,卫计局建议需要长途转运的患者,在确保120入网救护车正常使用和保证院前急救需要的前提下,主动与就医的医院协调调度。如遇“黑救护车”宰客,可及时报警以保障现场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向交警、运管、工商、物价及卫生部门进行投诉处理。
东莞卫计局呼吁各医疗机构自觉抵制“黑救护车”,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同时禁止医院工作人员向患者及家属推荐和联系“黑救护车”,并纳入绩效管理。
链接
如何识别真假救护车?
东莞市医疗机构使用的救护车均由医疗机构自行购买,按东莞市卫计局统一车身标识要求涂添车身标识,其车身标识要求是:车前为“东莞”+“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标志”(红十字)+“120”的标识、车侧为“××医院救护车”标识。
此外,救护车还需要按《广东省院前急救单元人员配置、救护车设备及药品配备基本标准》要求配设诊疗设备及急救药品耗材。医疗机构救护车要入120急救指挥网,需向卫生计生局申请,由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组织验收,符合标准要求的,统一纳入医疗救护120指挥网络管理。
“黑救护车”一般没有“统一标识”,不通过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及医疗机构统一调度,往往没有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也没有专业的抢救设备,事实上多只提供运输服务,类似出租车等功能,转运患者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出现患者病情变化,难以有效实施现场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