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医院 > > 【太原“黑救护”公然在医院揽活 出事维权难】

【太原“黑救护”公然在医院揽活 出事维权难】

发布:2016-09-09 16:41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近日,市民王女士遇到一件烦心事,一位临汾来并就医的亲戚,因术后行动不便,需要乘配有担架的车辆返回老家。“120急救中心说车辆紧张,暂时调不出车辆。”王女士说,无奈之下,亲戚找了一辆“黑救护”,从太原回临汾,花了1600元的运送费。调查发现,王女

近日,市民王女士遇到一件烦心事,一位临汾来并就医的亲戚,因术后行动不便,需要乘配有担架的车辆返回老家。“120急救中心说车辆紧张,暂时调不出车辆。”王女士说,无奈之下,亲戚找了一辆“黑救护”,从太原回临汾,花了1600元的运送费。调查发现,王女士亲戚遇到的情况,在我市各大医院时有发生。一些医院门口甚至院内,经常有人举着“转院返乡”的牌子,公然揽活。

现象:“黑救护”在医院抢患者

10月28日上午,在五一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楼前,停放着几辆挂有“转院返乡”牌子的商务车。车里放着担架、氧气瓶等一些简单的医疗设备,三五个人站在车旁,时而聊天,时而向就诊的患者发名片。见有患者家属询问,这些人便围过来,招揽生意。该院住院部的楼道里,贴着不少“转院返乡”租车的广告。医院的保洁员说,这些人每天都在医院转悠,趁医生、护士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就在楼道里贴小广告,进病房发名片。在双塔东街省人民医院门口,同样有人向前来就诊的患者发租车的名片,双塔东街道路两旁,停放着几辆“黑救护”。

对于这些“黑救护”,某医院住院部张医生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她说,“黑救护”之所以这样明目张胆,说明市场还是有需求,“很多人是冲着‘黑救护’方便,随叫随走,不像正规救护车,需要签协议等等。”这样的说法在几位患者的口中得到证实,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住院部,患者曲先生说:“出院如果有需要,会考虑用。”患者李女士则表示,“黑救护”用起来方便。

120急救中心: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

外地来并就医的患者,真的只能坐“黑救护”回去吗?市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市共有15个急救分站,近50辆救护车,每天的出诊量将近200趟。遇到早、晚高峰期堵车,或者病情扎堆发生的时候,救护车难免供不应求。“我们首先要确保完成日常急救任务。像王女士亲戚的这种情况,属于特殊需求,可拨打120电话求助,急救中心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这位工作人员说。

“市民如果发现‘黑救护’,可拨打12320公共卫生热线投诉举报。”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外地患者转院或返乡时,切不可乘坐“黑救护”。她提醒说,“黑救护”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一旦在转送过程中患者需要急救,根本无法满足;“黑救护”随车人员并非专业急救人员,若病人途中急需抢救,这些人很难操作;如遇车祸等突发情况,患者很难维权。

专家:亟待解决市场需求

据了解,针对“黑救护”乱象,市卫生局曾出台“进一步加强急救车辆使用管理”,其中规定,市急救中心、各医疗机构要加强本机构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得向无转运资质的人员或车主提供伤病员信息。非法救护车不得转运伤病员,医疗机构发现涉嫌转运伤病人的非急救车要做好登记,及时上报。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黑救护”的查处涉及多个部门,救护人员的资质管理归卫生部门,改装车辆的监管归公安交警部门,非营运车辆载客的查处归运管部门等,“‘黑救护’问题不是单靠某个部门就可以解决的,建议立法规范,明确相关监管责任。”

“排除安全隐患,清理‘黑救护’,解决患者转院返乡专业运输的市场需求,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专家谭克俭认为,解决“黑救护”问题不能仅靠打击,关键问题还是解决市场的需求。他认为,“黑救护”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救护车配置严重不足。政府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急救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医疗急救行业的监管。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考虑放开这个特殊的市场,让更多有医疗资质的、可靠的社会资本进入急救领域,使之成为正规急救队伍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