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医院 > > 镇江医改专题

镇江医改专题

发布:2017-08-10 06:38 | 来源:新闻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在镇江感受“熟人医疗” 头疼脑热,就去找社区医生看看拿点药;腰酸腿疼,也去找社区医生做个推拿、拔个火罐、扎个针灸;至于糖尿

在镇江感受“熟人医疗”

头疼脑热,就去找社区医生看看拿点药;腰酸腿疼,也去找社区医生做个推拿、拔个火罐、扎个针灸;至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更是少不了去找社区医生。在江苏镇江的不少社区,居民有了小毛病,多不再往大医院跑,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患者看病不紧张,医生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空闲时与患者唠唠家常,无意中就做起心理理疗来。这种现象在当地被称为“熟人医疗”。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门诊量,往往能突破五六百人。“熟人医疗”的吸引力在哪里?居民不怕误诊吗?请跟着记者去看看。

贴心的社区医生

1月12日下午4点,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子屏上显示,“555号正在就诊”。壮实憨厚的高昆,正是第555号就诊“患者”——他是过来帮80岁的岳母蔡冬梅拿药的。

“我岳母瘫痪在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我每个月来帮她拿一次药。”憨厚的高昆对记者笑了笑说,“在社区看病拿药,方便。”说完,就匆匆走了。

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栾立敏说,每天几百名患者中,真正看普通门诊的也就250人左右,另有150人是康复患者,其他的就是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了。“我们这里有近400种西药、近500种中药,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说话间,门诊大厅来了位患者,在药房前来回徘徊。60岁的吴汉林,是当地的特困户,自己不用交钱,参加了镇江的居民医疗保险。他患有胃溃疡,需要专科药,去大医院拿一次药得花好几百元。

“上次毕医生配的药效果怎么样?”栾立敏问。“挺好的,挺好的。”吴汉林说。

吴汉林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胃溃疡后,每周要服用一种“凝胶剂”。连服两个星期,效果不错,但他承担不了昂贵的费用。全科医生毕昌雄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搭配着给他服用,效果也不错,每周只需七八十元,而且还能医保报销。

原来,吴汉林是想来向栾立敏表示感谢的。“大医院的那种凝胶剂,就是用各种成药配成的;我们的社区医生也能帮患者配,只是服用起来稍微复杂点。”栾立敏说。

除了要有贴心的服务外,对待多发病、常见病、康复医疗等,社区医生还要有过硬的诊疗技术。对于开设的糖尿病专科联合门诊,四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满明认为,社区对患者的健康管理不输给三级医院,因为3年来他们不仅向专家学习了很多管理技术,还能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诸如健康知识讲座、到网格点巡查、建立健康档案等,每次医患双方都能热情互动。

栾立敏对本中心的“康复医学中心”信心满满:“我们从上级医院请专家过来指导,已经3年了,我们的康复师完全能够承担这里的任务。”这也是记者四次赴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次都能见到暖意融融康复场景的重要原因。

三级医院做后盾

看病绝对是技术活,而技术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对疑难疾病的判断能力方面,社区医生还是不如上级医院的医生,因为他们接触到的患者和疾病种类,远远无法与上级医院相比。这正是很多基层患者小病也要挤大医院的主要原因。如今,这一状况,也在改变。

记者在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看到,美国产的数字化乳腺钼靶、韩国产的DR机等多种先进检查设备一应俱全。“拍完片子,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帮看片出报告,我们的后面有上级专家在支撑。”放射技师赵靖说。

目前,中心平均每天会给10名左右的患者进行拍片等项目的检查,通过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的远程诊疗系统,随时将片子传输过去。“普通报告由我们来写,写完由上级专家审核;稍微复杂的报告,都是他们来写的。”赵靖说,在跟学过程中,社区医生的技术提升很快,“最明显的是,专家对我们写的报告修改得越来越少了。”

位于三楼的检验科,能够做“大生化”30多种生化指标测定,同样由三级医院专家负责解读。检验科技师徐红说,每天采样结束,会有专车将样本送到三级医院。“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都是由专家解读,不需要我们来判断。”

除了技术支撑,镇江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了上级医院派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做法,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科室,也有相关的专家驻点指导。如四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就有一个中医馆,每天门庭若市。擅长看脾胃疾病的镇江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欧阳坤根,每周四下午会过来坐诊,很多社区居民慕名而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梁薇说,在专家带动下,中心的特色中医馆更强了,联合病床也顺利建立起来,开始接诊从上级医院下转的病人。

糖尿病专科联合门诊是宝塔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色,1800名糖尿病患者长期在此接受治疗,中心已经为其中200名糖尿病患者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档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吴晨光,每周三上午都会到社区坐诊。“对病情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由上级专家负责调整用药。”中心的糖尿病专科护士金利娜说。

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除周四外,其他工作日都有专家坐诊。其中,周二下午中医专家张圣德的专家号尤其抢手。中心每次限号25个,尽量保证83岁的张圣德不至于太累,也方便挂号患者有更多时间与专家交流。

“我们还有神经内科、骨科等专家前来指导工作,技术力量雄厚,即使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康复,我们也能应付自如。”栾立敏说。

“货比三家”,还是到社区

买东西货比三家,不仅要比质量、比服务,更要比价格,看病同样如此。与买东西不同的是,看病除了看诊疗价格,还得看报销比例的高低。在医患双方看来,看病越往基层报销比例越高,正是撬动基层医疗机构日渐活跃的一大杠杆。

镇江下属句容市主城区,有一家崇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原来的血站改建而来,刚开始主要承担防疫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后来才增加了康复医疗。如今,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之为“康复医院”。

“句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一个医疗团队、6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在支撑着我们的康复医疗。”中心主任汤晓健说,中心有30张康复病床,床位使用率一直在90%左右。“这样一来,大医院的床位紧张状态可以舒缓些,患者在这里还可以省不少钱。”按照医保政策,患者在县级医院住院治疗,可报销65%,但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治疗,就能报销85%,而且服务价格更低。

除了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能提供更多便利。比如,患者到社区看病,在社区就能直接挂上级医院的专家号,等于享受到大医院“插队”挂号的待遇。再比如,社区医生还能为卧床不起的患者或有其他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上门巡诊服务。

“有的患者家境贫困,让你不忍心收费。”栾立敏说,社区医生从中也收获了居民满满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