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财经杂谈:忽悠没商量 体检机构咋成“黑心店”?
有媒体报道称,近日北京某民营医院打着“免费体检”的诱饵,将一名97岁的老人拉去医院并通知家属要为其做手术,后来才知道原来医院免费体检是假,拉人去医院住院挣医药费是真。新闻一出,不少有相似经历的网友也纷纷吐槽当下医院体检中出现的乱象,例如体检项目价格不一,从几百到几万的都有,让体检者无所适从;再如不少提供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链接的全是商业网站,公示的信息也是错误的;还有的医疗机构推出的体检套餐价格“贵的惊人”,让消费者望洋兴叹。
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本该承担人们健康“保卫者”职责的体检机构“变了味儿”?而面对当下医院体检中出现的乱象,消费者还能放心的选择体检机构和体检项目吗?据报道称,一些商业体检网站为了赚取点击量获利,公布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体检信息招揽生意,全然不顾推荐错误的项目和医疗机构会给消费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带来的恶果。此外,一些体检机构在体检项目收费上“狮子大开口”,同样一项体检项目,不同的体检机构价格差达二、三倍,不少消费者由于不明真相而花了冤枉钱,吃了哑巴亏。
随着民营医疗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资本并购的开展,再加上越来越多的非医疗专业的资本逐渐进入医疗市场,体检机构之间的竞争就开始了。这种竞争一方面加速了医疗资本的融合,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氛围,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恶性竞争,导致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占领市场、捞取利益而采取欺骗、隐瞒的方式吸引顾客,消费者的利益因而难以保障。
体检机构的不良竞争在短时间内或许会为其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无异于是自掘坟墓。身为服务性行业,体检机构本应把如何服务好消费者作为立足的根本,但反观现在的体检市场,部分体检机构抛却服务宗旨,上演了一出出“忽悠”戏码,只顾榨取消费者的利益。殊不知,失去了消费者信任,等待他们的终究是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相比在如何吸引消费者上花心思,多提高各自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准才是体检机构真正该下功夫的地方。而对于体检者来说,在选择体检机构和相关服务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和自己需要的项目,掏腰包之前擦亮眼睛,不要贪图便宜而损了健康。(中工网夏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