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本市最大的社会资本医疗机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将迎来开院一周年。
从孕育筹备之初起,这家医院就备受各方关注。“打造社会资本办医的经典案例”“打造超级医院”“上海医改试验田”……国际医学中心被寄予了种种期望。
一年来,这家新生的医院究竟成长得如何?这里的医者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记者专访了院长张澄宇。
用更好的服务
弥补结果的不确定性
解放周一:作为本市第一家综合性、定位高端的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的领跑者,您这一年有哪些思考与感受?
张澄宇:可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
解放周一:先说说乐在哪儿?
张澄宇:我想首先是来自客人或者说病人的信任,作为一家新生的医院,能很快得到客人们的好口碑,是我和我的团队们最快乐的事。二是得到了来自业内人士包括我们自己员工的认可。
解放周一:您刚刚用了“客人”这个词,似乎很少有医院把病人称作客人。
张澄宇:把病人当客人,尊重客人、服务好客人是我们医院的文化。
解放周一:在您看来医疗服务和其他的服务行业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张澄宇:医疗服务关乎生命,所以大家的期待非常高,但医学并非万能,医疗服务的结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它最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我们医务人员必须用更好的服务来弥补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不一定能保证治愈每一个病人,但一定会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痛苦。
解放周一:在各科室中,最受“客人”欢迎的是哪些?
张澄宇:目前门诊量最多的是儿科,我们的儿科就诊区域布置得非常有童趣,每一个细节都力求消减孩子对医院的畏惧感,家长陪孩子看病也不用耗费长时间来等待。
就手术量来看,目前量最大的是泌尿科、胸科以及骨科。
解放周一: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医生也会有一种从容感。
张澄宇:我们的医务人员大多来自公立医院,过去的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在国际医学中心,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大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简简单单做个好医生。
解放周一:“简简单单”该怎么理解?
张澄宇:我们对回扣和红包是零容忍的,医生的服务价值会通过体面的收入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他们也不必有那些私心杂念。但同时他们也有义务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比如保证在门诊中为每个病人提供15分钟以上的服务,病人出院后还要对他们进行回访和沟通等等。
很多医生到我们这里工作之后都觉得不再为处理医患关系而头疼,彼此之间变得很简单,他们只要一心把病看好。
定位高端
不等于“富豪医院”
解放周一:这一年,医院从硬件的打造到服务标准的建立都初具规模,那您的烦恼或者痛苦在哪里?
张澄宇:我把自己定位为服务型和探索型院长,既然是探索,自然会有迷茫与痛苦。首先还是苦于我们的医疗模式尚没有得到普通患者的熟知。
解放周一:网上曾一度盛传国际医学中心的天价病房,这让普通老百姓难免望而生畏。
张澄宇:我想借此机会澄清一下,我们绝不是“富豪医院”,这一年来我们住院病人的平均出院费用大约是普通公立医院的2到2.5倍,对中高收入家庭来说算不上天价。
我们期待着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患者逐渐改变医疗服务的消费理念。如果要计算就医成本,那等候时间与精力也是成本。
高端价格并非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理想是:用最高的效率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解放周一:国际医学中心在筹备之初就被加以“上海医改试验田”的期许,探索医师的多点执业也是“试验田”的应有之义。
张澄宇:作为一家开放式的平台型医院,我们的医务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本院的医技人员;二是签约备案的近120位多点执业医生,他们大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和同济大学下辖的各大三甲医院;三是逾百位本市的知名专家,不定期来医院会诊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