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扩容与升级:三胎政策下药企布局女性生殖健康产品火热
女性健康市场已成为国内外药企聚焦的重点方向之一。
随着三胎政策的出台,国内女性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放大。
近20年来,我国女性生殖健康问题愈发突出,不孕不育、女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将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全球大约有8%-12%的育龄人口面临着不孕不育的疾病困扰。
如何才能解决女性生殖健康难题?在诸多公开场合,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呼吁,要提升对女性健康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女性特有疾病及重大疾病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健康需求。
特别是在三胎政策出台后,让全社会更加关注女性健康服务这一领域。从第七次人口普查可以看到,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3,已经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甚至更低,所以,鼓励生育,满足女性生殖健康需求,提高生育率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新方向。
为此,在政策的催生下,布局女性生殖健康市场也成为国内外药企聚焦的重点方向之一,这也推动了女性生殖健康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容。
女性生殖健康面临挑战
据相关调查报告数据,我国生殖健康教育匮乏,2018年人工流产手术人数为974万,为1993年以来新高。2014-2017年各年份人工流产人数均超过960万人。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曾对北京市1008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在1980年8月1日之后出生的女青年进行现状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被研究对象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70±1.95)岁,54%的人在20岁之前就开始了性生活;首次人工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1.96±1.81)岁,首次流产在20岁之前的占17.0%。在我国,接受人流手术的女性呈现低龄化趋势,未育者占比较大,重复人流比例较高。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不孕不育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
另外,也有调查显示,对于未婚女性而言,其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20岁,然而首次性行为的避孕率不足20%,而未避孕的主要原因竟然是不知如何避孕。这类群体的紧急避孕药的使用率高达三成,但能够正确及时服用紧急避孕药的也只有11.2%,有3.9%的人竟然把人工流产当做避孕方式。
一边是居高不下的人流数量,另一边则是女性不孕不育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女性的不孕发病率为2705.66例/每十万人。而中国人口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的不孕不育者已经超过了4000万,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3%攀升到近年的15%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此前在东方妇产科论坛上公开表示,人工流产也是降低女性生育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手术流产主要通过宫腔操作去除子宫内容物来终止妊娠,如此一来,不仅给女性带来感染风险,同时还会对子宫内膜产生损害,甚至导致宫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宫颈粘连、内异症、腺肌症、子宫内膜薄等问题。而药物流产对生育能力的危害也不容小觑,由于绒毛不能完全脱落干净,导致出血时间长,一般持续7~10天,部分患者可长达20天,由此容易引发炎症,造成输卵管阻塞,从而导致不孕不育。
生育力保护的不足,造成了女性生育能力的下降。针对我国女性的人工流产问题,黄荷凤院士呼吁,在广泛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妇产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与学术交流,在最佳生育年龄进行孕育不仅能够提高生育质量,还能够让孩子在最佳环境下成长。
女性生殖健康服务需求高涨
目前,随意流产、不规范用药等行为使得中国女性的生殖健康已成为一大重要问题。
一方面,中国女性面临一生中宝贵的适龄期,合理规划多次生育对避孕和备孕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老龄化趋势下,家庭抚育期的延长,凸显了很多原本未被重视,或对女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疾病问题,如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等,如果不予以高标准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甚至社会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在 “十四五”规划中,将女性卫生健康服务作为促进医疗共享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继2015年推行全面两孩政策之后,2021年,中国生育政策再次进行重大调整,中国从此进入多孩时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才能积极响应三孩政策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在生殖生育、更年期骨质疏松、女性肿瘤等影响妇女健康的突出问题上,精准施策,补齐短板,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在女性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成为一大重要课题。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中产阶级的支付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大幅提升,不少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对药物选择、用药隐私和便捷性、指标监测、伴随诊断甚至是长期用药心理咨询等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这也催生了女性健康服务市场的需求。2021年,阿里健康根据天猫医药平台数据情况发布了《女性健康消费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女性健康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同比递增20%,其中2019年女性健康总体支出比男性高38%,2020年双方差距进一步拉大至63%。可以看出,女性已成为健康消费的绝对主力。
天猫医药平台数据显示,在避孕药方面,2020年短效避孕药的销量是紧急避孕药的1.5倍,而所有避孕药中有近八成由女性购买。2020年,更年期用药销量和人数较上年均成倍增长。叶酸和排卵试纸的购买人数在近两年并没有明显上升,2019年和2020年增长率都不到3%。此外,天猫医药平台数据显示,在私处健康管理上,女性私处护理产品2020年的全年销量较2019年上涨43%。
眼下,在政策和需求的多方带动下,女性生殖健康服务产品市场正进入高速发展态势。
中外药企加码布局女性健康市场
也是看中了这样的市场潜力,不少企业纷纷布局女性健康领域。
2020年,跨国巨头默沙东宣布,将旗下女性健康产品、成熟产品和生物类似药业务从公司独立,并新成立一家上市公司欧加隆,该公司将在妇女健康、过专利品牌和生物类似药领域发掘潜力,特别是生育和避孕领域。
欧加隆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施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独立以后我们计划分为三部分:第一,现有中国市场已经有了7个治疗领域的23个治疗产品,欧加隆希望将这些产品尽快在中国通过我们的商业创新服务于更多的女性患者,包括辅助生殖、避孕、骨质疏松、更年期妇女综合症管理领域的产品;第二、欧加隆计划将很多已经在其他国家上市的产品尽快引入国内,包括近十年来国际上唯一上市的长效促排卵药物,同时还有今年欧加隆在6月份完成收购的医疗器械公司Alydia Health,其核心医疗器械产品可用于治疗女性生育过程中的产后大出血;第三、推动中国进行有质量的科学创新,帮助中国本土生物创新企业的产品走出中国,服务全球。
“欧加隆中国要引进的任何新产品都是和女性健康相关的,但是如果今天没有独立,这样的想法和实施会变得非常有挑战。分拆后我们正好有很好的契机能更聚焦辅助生殖、避孕、更年期妇女综合症等女性产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定位在女性健康服务上。”施旺说道。
除了欧加隆,不少中外药企都瞄准了女性生殖健康这块蛋糕。仅仅以辅助生殖用药这一市场为例,据米内网数据,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女性激素用药金额达18.80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5.09%。估算国内辅助生殖用药市场规模已超过150亿元。在该市场的布局者中,默克、欧加隆、辉凌把持了大部分市场,而国内丽珠集团、金赛药业等也在攻城略地。
为了加码女性生殖市场,今年4月,丽珠医药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这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二的上市产品,也是丽珠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药产品,该产品上市后,有望借助丽珠集团自身辅助生殖产品的销售优势,快速得到推广,加速提升国产市场份额。
2020年12月11日,金赛药业与信立泰签署合作协议,成都信立泰将其开发的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品种“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部技术所有权和知识产权转移给金赛药业。“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为7类生物类似物,开发适应症为辅助生殖中与GnRH拮抗剂联合应用,促进女性多卵泡发育。
此外,在女性避孕市场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根据IQVIA数据,2019年,避孕管理的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在未来10年中,6项产品面临专利到期,将降低目前避孕疗法的成本,并有可能提高这些疗法的可及性。此外,阴道和透皮系统的避孕类新产品旨在改善用药依从性和便捷性。2014-2019年,该细分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而2018-2028年CAGR约为-0.3%。到2028年,避孕用药市场规模将缩减至约67亿美元。
当女性健康业务在实现快速增长,为满足中国女性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国内外领先的药企正在聚焦女性健康服务,抢占这一赛道,以多元化业务、创新模式聚焦提升女性特有疾病及重大疾病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使得女性健康服务市场迎来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