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计委官方统计,近几年每年约有600-1000万例人工流产,有些研究显示重复流产率高达55.9%,并日趋“常态化”、“年轻化”,为降低育龄女性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尤其是流产后6个月内的再次人流,提升我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12月13日,“关爱至伊•孕育未来”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四周年总结推进会在京召开。
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四周年总结推进会在京召开
PAC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及人民日报•人民网于2011年共同发起,并在爱心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赞助下同期成立“伊爱基金”作为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PAC优质示范服务建设,以期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经过努力,项目目前覆盖全国近600家医疗机构,使得每年超过150万名女性从中获益。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指出:“为更好地满足我国育龄女性在生育与生殖健康保护方面的需求变化趋势, PAC公益项目将服务范围加以延伸与扩大,覆盖至更多育龄女性群体。一方面,项目针对人工流产低龄化趋势,将教育关口前移,于2015年开始在高校开展一系列生殖健康教育讲座,让年轻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对未来生活和生育能力可能带来的不可逆转的伤害,并掌握基本的科学避孕常识;另一方面,项目响应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全面二孩政策’,计划于2016年将现有PAC优质服务扩及产后女性,在有条件的PAC医院启动试点产后避孕服务,帮助产后、特别是剖宫产后女性认识生育间隔过短的潜在危害,通过科学选择及时落实避孕方法,合理安排生育间隔,降低孕育二孩的母子风险,帮助她们及家庭科学、安全地享受二孩政策,保障母亲生命安全。”
对此,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程利南教授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解读:“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的经验已经充分证实,实行计划生育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避孕需求是保障母亲安全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法。完成MDGs中我国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但是,我国目前女性生殖健康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较高的剖宫产率和人工流产率。我们开展PAC公益项目的初衷是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以及重复流产,以减少对女性生殖健康的损害。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育龄女性的生育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减少重复流产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要把教育关口前移,这是因为多次人流不但可能导致继发不孕,同时对妊娠结局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增加自然流产、胎盘异常、早产、不孕症等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意愿生育二孩的女性,特别是曾做过剖宫产的女性,要建立科学安排生育间隔的概念。生育间隔过短会增加母亲的风险,例如产前和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危及母亲生命的并发症,同时也会增加早产、胎儿死亡、低出生体重等对孩子不利的风险。国际大量的学术研究资料证实无论顺产或剖宫产,从母体康复和孩子生长发育来看最佳生育间隔时间为2-3年。为了避免产后意外妊娠,在医院开展落实产后避孕迫在眉睫。另外,我们还亟需将服务人群前移至青少年群体同时扩大至产后人群,尽快帮助广大女性能够在整个育龄期树立长期、有效的自主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应对自身可能出现的生育需求变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遗憾。PAC公益项目所建立的优质服务门诊,在这些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服务经验和专业优势,可以为更广泛的女性人群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适时制定合理的避孕方案,及时落实适合的避孕方法,真正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女性生殖健康是一个关系到个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议题,需要社会各相关组织携手共进。拜耳作为PAC公益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年来不遗余力的给予项目以资金和专业上的支持,以促进提升中国育龄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朱丽仙女士表示:“拜耳是全球女性健康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从最初看到中国女性生殖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到支持各参与方开展PAC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拜耳一直在为提升中国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而不断努力。拜耳致力于‘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旨在为中国人民的更美好生活提供解决方案,造福中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