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阴道 > > 涨知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到底在哪里?

涨知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到底在哪里?

发布:2019-03-11 06:11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本文原标题:《终于明白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太大了......》 对于X线、CT、B超、核磁共振(MRI)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很多人多分不清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雪原把身体比作食物,告诉你这些检查如何发挥不同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微信

本文原标题:《终于明白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太大了......》
对于X线、CT、B超、核磁共振(MRI)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很多人多分不清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雪原把身体比作食物,告诉你这些检查如何发挥不同的作用。

涨知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到底在哪里?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ID:jksb2013),原文首发于2019年2月19日,标题为《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到底在哪里?终于明白了》,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X光:像把面包压扁了看
X光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
比如,大腿的骨头是圆的,可是片子上是平的,但可以看到其中丝丝屡屡的骨小梁。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其最大缺点是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相互隐藏,有时还需要拍侧位的X光片。
2
CT:像把面包切片看
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其优点是可以分层看,而且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3
B超: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一面发出超声,一面接受反射波,并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4
MRI:摇一摇再看
核磁共振(MRI)的显影原理是探测水分子的变化。身体里的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含量差别较大,但是每个水分子的磁场磁力线方向都是随意的。
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反复多次施加磁场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机会得到充分的数据并运算后成像。
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5
医生为啥这样开检查单?
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超声、CT、核磁……不少患者对此很不解,还会质疑医生有时故意开高价检查单。其实,医生是依据不同病情选不同影像检查的。
1、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核磁看不清
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X光片的检查结果快速易得,一般是最先选择。如果要进一步更细观察,可以选择CT。超声、核磁对于骨皮髓质等看不大清,其效果不及X射线为基础的X光片与CT。
2、颈椎腰椎——最佳选核磁、次选CT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核磁。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
3、胸部——大致了解看X光片,细致分析选CT,看肺不要选核磁
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心脏、主动脉、肺、胸膜、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相比X线,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确诊有决定性意义。
高分辨CT又进一步增加了对肺部观察的分辨率,对于某些疾病(如肺间质疾病)意义重大,但是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明显高于X线。核磁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
4、腹部盆腔——除肠道外,一般超声都能查
胆囊等腹腔器官受呼吸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CT、核磁成像,而超声不会因此受影响。
同时,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诊断准确率较高,在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检查下,准确率不亚于CT、核磁。
但是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
5、心脏——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声
如果是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较为充分,又简单易行。
用CT检查冠状动脉,若未发现狭窄,即可排除冠心病,冠脉CT检查辐射量较大,不适合作为常规体检。核磁虽无电磁辐射,但对冠状动脉的观察不及CT。心脏核磁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当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脏核磁能准确显示心脏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
延伸阅读:
随着时间、年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加,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但是体检中如果漏了以下项目不检查,很有可能耽误大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命时报”,ID(LT0385),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涨知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到底在哪里?

受访专家
解放军第309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邓传福
北京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朱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博济医疗中心副主任甘小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博士欧阳碧函
1
体检前做好7件事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前健康状态,为了体检结果不受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检前勿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熬夜或短期剧烈运动。
2.空腹时间不要太长或太短。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
3.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控制在50~100毫升以内。
4.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照常吃药,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5.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肌酐、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
6.体检当天宜轻便着装,不戴隐形眼镜、不化妆、不戴首饰。
7.感冒、发烧时不体检。女性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及尿检。
2
体检千万别漏这6项
体检中,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随意漏检一些重要项目。调查显示,“弃检”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肛门指检,39%的人主动放弃。
医生提醒你,漏掉以下几项不检查,小心耽误大病:
1.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仅凭外科医生一根手指就能令常见的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和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原形毕露。

涨知识|X光、CT、B超、磁共振,区别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因为害羞或害怕在“肛门检查”那一栏里写了放弃。实际上,直肠指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舒服。
中国人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80%的癌肿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被发现,因此即使毫无症状,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直肠指检。
2.尿常规
尿检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且敏感性高。
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根据病情,每年定期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3.粪便分析
很多人嫌麻烦不验粪便。粪便分析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可以了解胃肠道有无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消化吸收功能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