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心电图传输
胸痛中心应急演练□ 晓 凡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急性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有40多种疾病可以引起胸痛,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病因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治疗至关重要。今年9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实现了救治流程向前延伸和内部再造以及患者与医院的无缝对接,在检查结果的及时传输和互认基础上,挤掉中间环节,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
胸痛抢救 需要与死神赛跑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患者发病后12小时内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急性心肌梗死若能在发病后1小时内采取合适的治疗,死亡率仅为1%,若延迟到发病后6小时治疗,则死亡率增加到6%。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是全球医疗界长期研讨的重大课题。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主任李成玲表示,心肌梗死这一类心血管急危重症,发病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的头12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抢到时间,就能抓住抢救的主动权。如果医院不具备在90分钟开通血管的条件,病人应该立即溶栓并转往可以手术的医院。
在最新发布的欧洲心脏病学协会ESC心肌梗死急救指南中,明确提出,对于可疑的胸痛病人,无论是门急诊收治,还是急救车运送,都应该在医务人员接触到患者后的10分钟内,进行心电图检查,抽血检查等。怀疑心肌梗塞可以嚼服阿司匹林等药物。
而在传统急救医疗条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急救人员对这类高危患者救治时,没有有效的监护和指导,当患者被转送到医院后,还需要在急诊科做各种检测,然后再转至心内科,然后才能接受手术……这势必要耽误一定时间,对于急危重病人,极有可能就失去了救治的黄金时间。
信息平台发挥威力
“你好,这里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在南岸绿洲家园,这里有一名男性病人在家中突发急性胸痛,请你们迅速派人抢救。”
“好的,我们马上赶到!”
15:13急救车队出诊,15:34接诊病员,立即开始评估患者生命体征。15:35出诊医生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采集,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15:37远程传输心电图,电话通知心内科远程会诊,15:40离开现场,15:40心内科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判读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15:45电话回复急诊医生,嘱立即给予镇静、止痛处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mg嚼服,肝素静脉滴注,指导静脉抽血急查肌钙蛋白。
15:55到达医院大门,15:56心内科医生到达急诊科查看患者,15:58为患者抽血(包含肌钙蛋白),并立即启动导管室,并通知手术人员到位。
这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在进行的院前急救与胸痛中心联合演练,虽然是一场演练,但医院把急诊科、心内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整合为胸痛中心,用信息化技术将“单兵”连结作战,为患者争取更充足的救治时间。而这当中,胸痛中心今年刚引进的远程传输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
急救前置到救护车上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可通过包括急救医疗系统(120)、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在内的多学科合作,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类诊疗。
以往,从患者打电话到120请求就医,再到120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先做各项检查、再请心内科会诊,准备手术,然后等家属签字,要耗费很多时间,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胸痛中心成立以后,胸痛急救患者可以享受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服务。
胸痛中心为救护车和急救网点医院装备了该远程传输系统,当患者到达急救网点医院或救护车后,该系统可以将患者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到胸痛中心和监护室(CCU)、科室主任和胸痛中心医生的手机或掌上电脑,做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CCU值班医生或主任、胸痛中心技术总监可以随时提供远程诊断和救治的会诊意见,指导救护车或急救网点医院的现场抢救。并可与现场救护人员进行视频、语音互动交流,实施远程指导,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分析、诊断。
医生即可对患者信息进行分析,明确诊断后,一键通知院内相关抢救科室如介入中心、手术室、影像中心、CT室、检验中心等立刻准备手术。当患者被送到医院,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可直接实施手术,从而大大缩短抢救时间。专家可以远程与现场救护人员双向交流,远程实时指导,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用信息化技术将“单兵”连结作战,为患者争取更充足的救治时间,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宜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