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已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发期,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被各医院急诊爆棚的消息刷屏,这其实与市民生病了总爱往大医院跑有关。昨日,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下称“国中调”)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我市三甲医院仅4家,数量仅占总医疗机构总数的0.6% ,但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近三成。
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市民不了解啥叫分级诊疗制度,因此,国中调建议,应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形成“小病在小医院,大病进大医院,康复回小医院”的理想就医格局。
现状 三甲医院承接全市近三成诊疗
数据显示,在全市653家医疗卫生机构中,三甲医院有4家,占0.6%。在2014年,三甲医院总诊疗量达到965.79万人次,占了全市总诊疗量的26.5%。
这说明,市民在就诊选择时较为依赖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医生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医院,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缺乏信心。市民的就医习惯,阻碍了分级诊疗制度在中山落地。
数据 超半数受访市民不知分级诊疗
调查中,问及“是否了解分级诊疗制度”时,选择完全了解的仅占5.3%,选择了解一些的占39.3%,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55.4%,知晓率情况较低。
实际上,实施分级诊疗就是要形成“小病在小医院,大病进大医院,康复回小医院”的理想就医格局。谈及就医倾向时,如果是大病(花费巨大),6成多受访市民表示医生水平及医疗条件高低是首要考虑因素;如果是小病,4成多受访市民选择就近及方便原则。
医疗条件差距大阻碍制度落实
虽然大家不是很了解分级诊疗制度,但肯定该制度有利于医疗资源充分利用。同时他们认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差距大,是阻碍制度推进的最大因素。
在可多选情况下,64.7%的受访市民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之间医疗资源及条件差距较大,落实起来难度较大;40.7% 的受访市民觉得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选择医院的自由;30.7% 的受访市民认为全科医疗人才缺乏是一个限制因素;25.3%的受访市民认为病情分级标准不明晰,会影响诊疗效率,从而影响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
声音
◆林医生:如今我市进入流感高发期,城区三大三甲医院门诊人数激增,这说明市民并没有充分了解分级诊疗制,出现一些轻的症状,是可以去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治疗的。当然,部分市民也是对基层医疗机构不大信任,认为大医院条件更好,这也督促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市民徐先生:平时生病,我也会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因为离家比较近,不需要排队挂号,看病更方便。但是几次就诊经历,让我发现基层卫生站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时感冒或者牙痛,去库充的一家卫生站看病,医生直接让我挂吊瓶,感觉治疗方式太单一;不过有次甲沟炎发作,去了银通街那家卫生站,医生便非常好,给我开消炎药并清理伤口,避免去大医院做手术拔指甲。所以,基层医疗机构要让取得市民信任,应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如何让市民习惯分级诊疗听听国中调有何建议
首要组建高效医联体平台
如何鼓励更多市民接受分级诊疗,引导科学就医,国中调建议,提升市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在服务、信息、管理上的共享融合。
首先要组建高效的医联体平台。所谓“医联体” 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实现体系内医疗机构提供“同质化、高水平”的诊疗。
据了解,目前,中山已建立了部分医联体试点。建议强化二级、三级医院与所在区域基层医疗机构的整合,以“紧密型”医联体为主,科学设置区域范围内分级诊疗的“梯度”,探索形成联合体内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梯度转诊、共同服务的分级诊疗体系。
鼓励名医到基层坐诊让基层医生到大医院进修
国中调还建议,要让大医院的资源、人员、信息和基层医疗机构共享起来,名医可以到基层来,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也可以定期去大医院学习、进修,加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学科建设、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等方面融合,实现“服务”整合和“人才”整合。
在医联体范围内,可以以XX医院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名义,采取二三级医院冠名基层医疗机构的方式,提升市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实现“形式”整合。
在信息共享上,建立和完善由全市、镇区和村(居)有机组成的全市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网络和工作机制,实现在患者疾病与健康相关信息快速收集、互联互通、综合分析和多方数据的利用和共享,探索网络化的远程诊疗平台,实现“信息”整合。
实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政策
完善居民医保相关政策,减少市民在基层就医的费用负担,实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
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比例,促进患者有序就诊;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此外,要强化宣传力度,让市民深入认识分级诊疗制度的意义,引导居民逐渐改变旧有观念。在政府方面,可通过配套基层首诊优惠政策,鼓励市民改变就医观念,引导市民自主选择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诊的医疗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