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斯德哥尔摩4月1日电 (记者 刘仲华):瑞典皇家科学院3月31日下午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颁奖典礼,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2014年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授予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以表彰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旧细胞不断死去,新细胞不断生成是生物器官存活的必要条件。施一公利用晶体学手段对蛋白质展开的系列研究,不但绘制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而且对细胞凋亡的具体原理也有了深入了解。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施一公在多个生物学领域的新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施一公教授在颁奖典礼结束后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能得到这个奖项很高兴。这是对我在细胞凋亡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一个认可。细胞凋亡和人类疾病的关系特别大。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等都是细胞凋亡相关疾病。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为新的抗癌药物的发明做贡献。”谈到未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他说:“可能每个科学家都会在心底里希望有一天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我做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奖,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并把自己的所学用到实处,为社会做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创建于 1739 年。自 1901 年起,科学院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 1968 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此外,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及爱明诺夫奖等奖项。爱明诺夫奖是1979年根据已故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爱明诺夫的遗嘱设立的,用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2014年奖金金额为10万瑞典克朗(约合1.5万美元)。
施一公1967年生于河南。1989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得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2003年,由于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2010年,施一公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2013年他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