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部分外资药企转移“明星产品”销售权

部分外资药企转移“明星产品”销售权

发布:2016-03-07 18:16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资料显示,“格华止”一直是施贵宝公司糖尿病领域的“明星产品”,即使在2014年施贵宝将安立泽、百泌达等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41亿美元出售给阿斯利康,仍保留

资料显示,“格华止”一直是施贵宝公司糖尿病领域的“明星产品”,即使在2014年施贵宝将安立泽、百泌达等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41亿美元出售给阿斯利康,仍保留“格华止”产品的生产推广与销售。现在,该产品在华销售权移交给默克,是否意味着施贵宝将退出治疗糖尿病领域?

原标题:部分外资药企转移“明星产品”销售权

周一焦点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贝贝

3月4日,施贵宝向信息时报记者证实,该公司旗下治疗糖尿病的经典药物“格华止”以及负责该产品运营的员工已全部交由默克雪兰诺接管。同样在3月初,英国药企阿斯利康也分别将降压药物“波依定”及心血管治疗药物“依姆多”的独家销售权,转让给了中国药企。业内人士分析,接连出现转移销售权的事件折射出——部分原研药专利到期销售下滑,外资药企在华不得不调整策略。目前,很多外资药企正在剥离弱势产品线,转而“押宝”在技术含量更高的专利药、新药上。

事件

施贵宝将降糖药销售权移交给默克

3月4日,施贵宝公司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其在2012年12月与默克签署的协议中注明,双方在华共同推广“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截止期限为今年12月31日,不过为交接顺利,现在双方将交接工作提前至3月1日,涉及转移员工约200名,此后默克将承担格华止在中国的所有推广行为,而施贵宝方面在今年12月31日前将继续负责格华止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和经销商管理。

资料显示,“格华止”一直是施贵宝公司糖尿病领域的“明星产品”,即使在2014年施贵宝将安立泽、百泌达等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41亿美元出售给阿斯利康,仍保留“格华止”产品的生产推广与销售。现在,该产品在华销售权移交给默克,是否意味着施贵宝将退出治疗糖尿病领域?

施贵宝方面对此并未作明确表态,只表示“不影响部分支持糖尿病业务员工,另外对格华止生产和经销管理员工也不会影响”,另外该公司也表示,未来将在中国专注于肝炎、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肿瘤免疫等方面产品发展。

据记者了解,在联合销售“格华止”期间,默克公司对该产品十分重视,如2014年投入6.5亿元在南通建厂为“格华止”本土化作准备,那么在收回格华止的中国销售权后,针对该产品默克公司将采取怎样的销售策略?记者就此也向默克公司发去采访提纲,不过截至发稿前,默克方面并未作出回应。另外记者也致电了广州部分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接受采访的医生均表示,近期暂未收到二甲双胍(格华止的主要成分)降价的消息,同时产品供应充足。

原因1

新药和仿制药冲击传统降糖药销售

有业内人士指出,施贵宝此次将“格华止”销售权转移实际上是“明智之举”。因为近年来上市的降糖新药越来越多,传统药物销量受到冲击;虽然新药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低,但由于服药便捷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降糖药,逐渐受到医学界接受,新药未来的市场份额大幅增长是可预见的局面。

据了解,二甲双胍(格华止的主要成分)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且相对安全有效,一直是欧美及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中的一线用药。“格华止”上市销售以来,为施贵宝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不过,随着“格华止”2006年在华专利期到期,国内同类仿制药接踵而来。记者查询国家食药监总局(简称CFDA)网站发现,国产药品中涉及“盐酸二甲双胍”的批文号就有297个。而同样面临仿制药挑战的常用降糖药还有格列本脲、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为阿卡波糖与伏格列波糖)及胰岛素。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二甲双胍等老牌降糖药衰退,药品更新换代提速,糖尿病的治疗变得有更多选择。在近5年来,各种新作用机制的降糖药陆续登场。例如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类似物、DPP-4抑制剂、复合制剂甚至是一周服用一次的长效复合制剂相继上市,让医学界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更多选择。此外,2016年美国ADA的指南推荐治疗方式的改变,也从侧面反映出二甲双胍的地位“岌岌可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曾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药品治疗整体的结构没有改变,一线治疗用二甲双胍,但如果二甲双胍在治疗三个月之后,患者血糖仍不达标,就可以开始使用第二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像DPP-4抑制剂和其他的现有一些降糖药物都可以被考虑用作二线治疗”。

原因2

外资药企为销量下滑的产品找出路

无独有偶,同样在3月初,英国药企阿斯利康也分别将降压药物“波依定”及心血管治疗药物“依姆多”的独家销售权,分别以3.1亿美元及1.9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中国公司康哲药业及其控股公司西藏药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接连出现转移销售权的事件,主要与外企原研药在华市场萎缩有关。虽然外资药企原研产品拥有质量优势,但随着这些药品在华专利保护期到期及低价仿制药大量上市,外企原研药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另外,由于CFDA去年要求国内药企在2018年前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迫使原研药企不得不为解决相关产品找出路:要不将产品降价销售,要不直接将产品销售权转移给其他公司。

“‘格华止’等产品实际上属于新兴市场上的老品种药物,现在盈利能力下降,所以原研药企调整策略。”日前,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外资药企的思路是专门做好“处于专利期且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例如免疫治疗、肝炎、肿瘤乃至罕见病等领域的药物,“选择剥离、出售或裁撤内部相对弱势的产品线,并对优势产品和市场进行加固和强化。”

部分外资药企转移“明星产品”销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