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医生更了解和关心行业资讯:它知道医疗行业最新的热点新闻,深知医学界学术最新动向,还会帮助医生搭建同行圈子,全国医生都可以以医会友……总之,它与医生如影随形,是医生执业的好帮手。它就是从医“全能手”——“数字医生”。
以医生群体为服务对象的智能应用第一次在广州本土诞生。这也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另一种全新探索——从服务患者到服务医生。
在广州,一家又一家的传统医疗、医药企业正在悄无声息地试水“互联网+”。然而,“互联网+医疗”的模式还面临持续盈利问题、远程医疗的质量和安全监管等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互联网+医疗”,还需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钥匙。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数字医生”是谁
周一上午8时,广州的马路开始了早高峰拥堵模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生林文婷开始了地铁上的“通勤阅读”。她习惯性地打开手机APP“数字医生”,先浏览最新的行业新闻,遇到新鲜热辣话题随手转发、评论;同时,还会看一眼学术动态,了解学界最新观点;眼看着马上到站了,再进入医师圈子,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聊聊天”。
据广州数字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陈志军介绍,“数字医生”是一个医学社交平台,涵盖学术交流、学术分享、医疗新闻、提供医学百科智能检索与病例疑难求助,旨在让医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提升执业水平。
记者了解到,医生平时的工作十分繁忙,临床医生不仅要负责门诊工作,夜晚也时常在住院部值班,每周还要处理几台手术。“对于新入行的住院医师,几乎承担了最一线的工作,值夜班是家常便饭,回到家倒头就睡,哪有时间看论文提高自己。”不少医生坦言。
“数字医生就像新闻客户端一样,随时有最新资讯推送,随地可以阅读学术资讯。”林文婷告诉记者,一般在上下班通勤路上读完一篇期刊论文,日积月累下来,对于专业水平的提高真是“不得了”。
据了解,“数字医生”是该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产品,上线不足一月时间平台就已吸引了7000多名全国各地的医生同行。
◣缔造医疗新生态
据陈志军介绍,“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公司围绕医疗做文章,已开发出了众多产品。下一步,公司还将推出数字药房。“患者从网上下单买药,订单将即时传送到离患者最近、价格最优化的线下药店。”陈志军告诉记者,药单竞价从此解决“药品贵”的难题,社区化药店送药上门,贵在“急速”。
广州数字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另一个拳头产品“数字健康”,是一个为私人订制医疗服务的应用平台。可以为患者建立病历档案、健康监控、急诊呼叫、上门诊疗、远程康复,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上购买可穿戴设备。
陈志军向记者谈到设计产品时的亮点感受。一是,如今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很多都是子女在外地打拼的“空巢老人”,老人有突发疾病怎么办,如何为这些孩子解决千里之外的“牵挂”呢?另外,平时去医院体检,检完就完了,没有追踪,没有记录每年身体指标有无变化,这不利于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风险。
“利用‘数字健康’这个平台,子女不仅可以远程监测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身高、血压和血糖指标、上一次体检时间,‘数字健康’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还能通过平台,急诊呼叫,应对突发疾病。”陈志军说。
同时,公司还将推出“数字医院”。医院也能开到网上吗?在陈志军看来,未来,随着多点执业的全面推广,全国名医可以到各地数字医院来开诊,北京协和门口几百米的挂号长队将不复存在。
他表示,未来的数字智能医院是一个全新的医患关系供需平台。公司将打造O2O模式医院,线下建立智能化的实体医院,患者通过线上预约医生。国家逐步放开医生多点执业,患者在数字医院平台上根据疾病分类、患者评分选择预约全国各地的医生。就诊结束后,患者可以为医生评分,以供其他患者参考。
此外,为了配合所有数字系列平台,公司将开发后端数字支付系统。可以实现挂号支付、诊疗支付、购药支付、康复支付。
陈志军坦言,围绕智能化、云平台技术开发出的一系列移动医疗产品,虽然是抢滩互联网+医疗的“台风口”,其实,更有意义的是能够为改善与重塑“医患关系”寻求一种可能,为如何推进、落地医生“多点执业”提供一种探索。
◣行业规范待制定
医疗的需求比社交、新闻更加刚性,这也就决定了移动医疗市场的前景广阔。有研报预计,未来3—5年,移动医疗的市场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成熟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出现,移动医疗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广州,“互联网+医疗”的模式随处可见。去年10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首创的全国首家获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正式“开诊”,患者借助网络视频,在社区医疗中心、农村卫生室、大型连锁药店等就可以享受医院专业医生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广东已经发出了两张网络医院“牌照”,传统的高大上医疗机构“触网”了,静坐在电脑前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生的问诊、开处方或用药指导。
去年11月,广州华侨医院推出了“网上挂号2.0”版本,通过加入阿里健康的“未来医院”,实现了医保结算功能的支付宝结算。
然而,对于移动医疗也有不同声音存在。业内把以健康垂直互联网模式的业态称作“健康互联网”,这种模式在用户需求上是以健康资讯信息获取为特征。用户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搜索,盈利模式上主要是广告,从本质上,“健康互联网”是广告行业。“这个模式的最大悖论在于,以‘疾病’为中心,流量为王,也就是客观上需要更多的人有疾病信息搜索需求,陷入一种‘多得病才能更多收入’的怪圈。”一位移动医疗创业者坦言。
而且,目前传统医疗利益链尚未打破,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终端厂商“各自为政”,不能形成资源共享合力。“如果投入的资金不能实现良性的回收,未来移动医疗将很难持续火热下去。”业内人士表示。
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牵系了亿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医疗融入互联网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实现优质医生资源的聚拢。
“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生,尤其是专家级医生资源很难获取,如何吸引他们,黏住用户是目前移动医疗的一大难题。”广州一位移动医疗应用开发者坦言。
此外,对医生专业性的要求和行业监管的标准是“互联网+医疗”中网络远程问诊中面对的两大难题。
国家卫计委曾表态,由于远程医疗不同于面对面的诊治,为了确保远程医疗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必须对相关机构和人员都有着严格要求。除试点机构外,其他涉及医学诊治的工作均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针对互联网医疗开放尺度的问题,相关专家学者也呼吁尽快制定行业基本规范,引导行业走向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