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医药行业并购潮引发热议 舆论质疑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医药行业并购潮引发热议 舆论质疑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发布:2016-02-08 23:3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而在医药流通领域,2015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分析以及趋势预测报告发布,电商渠道药品销售增速超越传统渠道引发媒体关注。而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入,相关政策是

医药行业并购潮引发热议 舆论质疑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一周舆情综述】

8月10日至8月16日之间,医药行业总体舆情态势平稳,未出现重大负面舆情。医药行业政策中,药品审批制度舆情热度较高。继7月末连续两项重要药品审批政策发布,本期《人民日报》刊文评论药品审批时间漫长问题,再次引发各方热议。老百姓收购常州庆和堂大药房引发媒体关注2015年以来的医药企业并购重组现象,公众疑虑丛生,并购战略意图不明显、主业经营情况不佳的医药企业遭受舆论质疑。而在医药流通领域,2015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分析以及趋势预测报告发布,电商渠道药品销售增速超越传统渠道引发媒体关注。

【热点话题解读】

1.药品审批制度耗时问题引发舆论争议 舆论“焦虑”情绪凸显

8月10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创新药临床审批为何这么慢?》,将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药品审批问题上。7月22日和7月31日,国家药监总局先后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以及《关于征求加快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问题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公告(2015年第140号)》,药品审批注册的改革大幕正式拉开。本期《人民日报》的文章引起讨论,新药审批如何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效率成为舆论热议重点。

媒体舆论场主要观点为: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繁琐、药企挤占审评资源以及需要严格可靠的新药临床数据是导致中国现在药品审批周期漫长的主要原因。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人民日报》的文章指出审评力量没能与审评任务同步增加,是审批慢的直接原因。审评人员数量少、待遇低、整体素质不高也影响药品评审流程。从药企的角度,《中国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都指出许多药企的新药重复申请,挤占审评资源,抱着“有枣无枣都打一杆”的态度申请新药研发。此外,中国药企临床数据造假的行为严重,更进一步加剧了审批的难度。从创新药研发的角度看,《中国青年报》的文章通过对比美国的药品评审,指出严格准确的临床数据是审批的必备条件,同时药物有效性的研究也是一项耗时长、难度大的研究,需要切实、有效、可信的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药物审批慎重和缓慢也是必须的。

舆论针对药品审批制度的争议较大,甚至出现了“药物审批应该加快速度”和“新药审批只求快无异于谋财害命”这样看似偏向两个极端的解读方式。舆论争议的背后,实际反映出我国药品审批体系在维护新药质量和保证行政效率平衡性之间的困境。创新药研发关系病患性命能否得以延续,时间的决定性作用凸显,这些因素促使公众对药品审批制度陷入迷茫而着急的“焦虑”的情绪中。“焦虑”情绪易引发公众对整个行业新药创新研发的不信任和频繁质疑,让药企陷入“数据造假”、“研发能力不足”的舆情风险。

2.医药行业并购潮引发热议 舆论质疑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8月11日,老百姓发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常州万仁大药房有限公司与常州市庆和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签署《资产收购协议》,前者收购后者39家门店的相关资产。对于此次收购,老百姓表示,收购完成后,公司能够借力常州万仁的品牌影响力及营销能力,迅速扩大区域销售规模,在常州药品零售市场快速取得领先优势。

在公告发布后的几日里,《广州日报》、《证券日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纷纷发布文章对事件进行评论。老百姓收购常州庆和堂引发舆论热议医药企业并购重组现象。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能力成为媒体质疑的要点。《广州日报》文章总结了医药行业上半年的并购情况,发现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案例高达149例,较去年同期的109例增长36%,《广州日报》认为医药领域细分程度走高,各种新兴医药相关“概念”兴起,各个医药企业互相并购重组希望能“粘上”这些“概念”迅速在资本领域分一杯羹。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企业是否有明确、清晰、合理的收购思路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经济网的文章也持相似观点,其文章指出企业有效整合是关键,在新形势下,单一的经营模式需要改变,借助门店资源进行初级诊疗、慢病管理、医药电商等业务拓展有可能真正使得企业整合发挥作用。

舆论对企业并购重组的热潮关注度上升,舆论反馈表现出公众对企业实际经营能力有疑虑。企业的声誉管理难度有所加大,新兴“概念”在助推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易引发负面舆情发酵,如何有效的引导舆论考验企业的舆情管理能力。品牌宣传体现主营业务发展情况是更好地获得舆论认同的关键,品牌宣传内容与企业主营业务脱节容易给舆论质疑的空间。在这样的舆情环境下,企业可以抓住舆论的关注焦点,适时作出回应,传递更多能展现公司发展方向、战略意图的信息。

3.2015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报告发布 

8月10日,商务部官网显示,近日商务部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对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利润及行业资本运作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药品流通行业运行主要特点,并对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2015年下半年行业市场需求仍将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药品流通行业将加速进入中低速发展、微利化的新常态。

医药电商增速首次超过传统渠道的增速是舆论聚焦的要点之一。首先医药电商作为药品流通领域新的销售模式,增速加快意味着未来医药电商的发展潜力巨大。其次,医药电商增速快的缘由以及发展现状也被媒体分析。《每日经济新闻》的文章指出,医药电商是医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所以2015年上半年各企业均加紧布局。目前来看,B2B模式受政策影响较小,为主要盈利模式。最后,《上海证券报》、《经济日报》发布的文章均认为零售药店应力求多元化、多渠道深耕拓展药品零售市场,以专业化服务和大健康市场为立足点探索新型药店经营模式。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医药行业经营管理受到政策影响极大,药品流通领域也不例外。下半年药品流通领域的发展所受到的政策制约也被媒体梳理和分析。《每日经济新闻》认为处方药网售、医院处方社会化以及医保网上支付将成为制约医药电商流通领域发展的主要政策因素。具体来说,首先,网售处方药暂缓放开,医药电商暂时只能销售非处方药,处方药的利润暂未体现在目前电商渠道销售的利润中。其次,处方药需要医生处方,处方社会化由此也成为医药电商进一步发展的必备条件。目前来看,由于医生处方社会化将影响公立医院药房的利益,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仍不完善,短期内放开的可能性较小。最后,医药电商的支付问题也受到网上医保支付政策的影响,医保相关部门担心网上医保支付不利于医保控费,增加医保基金支付压力,何时放开医保网上支付暂时不明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