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药行业正出现重大变化。据海外媒体报道,跨国药企拜耳集团正考虑出售糖尿病设备业务,以专注于增长更快的药品业务。复星医药(600196,SH)也刚刚宣布在转让旗下医药连锁药房的同时,加码制药业务。
实际上,目前许多大型制药企业都在进行资产重组,类似于拜耳、复星医药这样做业务加减法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去年以来,制药企业纷纷开始“换仓”,在剥离非主营业务的同时,加码核心业务。
业内分析,这种变化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制药企业面临专利到期和研发困难。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全球药企已经不再仅仅追求规模扩张,它们追求的是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制药企业曾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如今开始回归单一化。
药企忙于“边买边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倘若拜耳出售了糖尿病设备业务,那就意味着它几乎完全退出了医疗器械行业。
数据显示,拜耳的糖尿病设备单元在2013年的销售额超过7亿欧元,产品包括血糖仪等,该业务是拜耳医疗保健单元的一部分。
但就在今年,拜耳加码了公司的非处方药(OTC)业务,一方面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默沙东的消费者保健业务,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收购了滇虹药业,并传出其有意收购动物保健公司硕腾。
拜耳“边买边卖”的动作,只是制药企业的一个缩影。目前,诺华、礼来、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跨国药企,都加入了这场业务调整大潮。
今年4月,诺华流感疫苗外的疫苗业务和葛兰素史克的肿瘤业务进行交换,并且非处方药(OTC)与葛兰素史克的消费品业务合并成立合资公司,旗下的动物保健业务则卖给了礼来。
从这几笔交易也能看出,全球制药企业的调整路线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拆分掉非主营部门,买入主力业务部门,以此来完成业务结构的调整,集中精力专攻强势业务。
比如,2012年,辉瑞完成了惠氏奶粉业务的剥离和动物保健部门的独立,2013年,强生以50亿美元价格出售其Ortho临床诊断部门。紧接着的今年医药圈多起业务重组,也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专利药到期+研发困难/
在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看来,医药企业经过多元化的规模经济发展后,已经意识到,销售额和利润的短暂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实质的持续增长。
“这就要求转型必须使药企的资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支撑持续增长,而不仅仅追求规模扩张的经济效应。于是,多数医药企业放弃了多元化战略,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又回归到单一化。”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为何曾经致力多元化的制药企业,在近几年会在战略上如此不同?
实际上,不少制药企业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产品专利保护到期,新产品表现平平,而后续研发乏力。
例如,今年面临重大重组的葛兰素史克,就在北美市场面临着呼吸类药物销售惨淡带来的沉重压力,因此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
“现在不少药企面临着畅销药专利集中到期,新药研发销售难有起色的‘青黄不接’阶段,”一位外资药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进行投资并购,希望通过并购获取新药,并且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或者收入不佳的业务来减轻负担。
“毫无疑问,制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药,而目前进行的各种腾挪,其实只是专利药到期背景下的权宜之计。”长期研究跨国制药公司的资深行业专家黄东临曾表示。
“全球医药企业通过核心业务单元并购,并剥离非相关业务单元,进行战略转型,追求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增强。”史立臣说,”这表明,医药企业转型最根本的落脚点必须回归到自有的资源和能力上来,这是形成核心业务的决定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