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观点:OTC退出医保目录将是未来趋势
近日,一条“OTC(非处方药)可能全部退出新医保目录”的新闻在业内引发震动。不过,7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这一消息并不属实。
尽管官方已经辟谣,但是关于“OTC该不该退出医保目录”的讨论却依然在发酵,很多人关心的是将来OTC会不会退出医保目录,退出后对老百姓有何影响?
退出是未来趋势
OTC英文全称是OverTheCounter,中文名叫非处方药。据了解,2009年国家版医保目录中总计有2151个药品,其中属于OTC的产品共有556个品种药品,涉及化学药品200种,中成药356种。
这556个OTC药品的去留,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此前有媒体报道,“即将启动的下一轮医保目录更新的工作中,或将作出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调整,目录中现有的OTC药品品种或将全部退出”。也有媒体称,虽然具体退出进度未有统一意见,但可以确定的是“新医保目录不会增补新的OTC药品种进入”。
不过,7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这一消息并不属实。“下一轮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并未启动。”
虽然官方已经辟谣,但未来OTC药品是否会退出医保目录呢?
国家卫计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指出,非处方药是和处方药相比,相对安全的药品,属于患者可以自购自用的药物。在国外,大部分非处方药都是自费的。“我认为,非处方药退出医保目录,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但不会一下子全部退出,可能是逐渐地分批地清退。”
据了解,在不少发达国家的医保体系中,就将非处方药退出医保目录,如美国也曾对医保购买OTC药品有诸多限制,2011年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规定只有拿到医生处方才能用“弹性消费账户”和“健康储蓄账户”购买OTC药品,这瞬间引发了对于医保自由购买权的捍卫与抗议。虽然2013年恢复了这两个账户自由购买OTC的权利,但传统医保账户却只允许消费处方药。
为医保基金减负
很多人不明白,非处方药为什么要退出医保目录呢?对此,孙忠实指出,这是为了减轻国家的开支和负担。
记者了解到,《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9687亿元,支出81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9.6%。医保基金增长速度已低于支出速度。
同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到2024年,将出现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元的严重赤字。医保基金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多省份统筹基金结存偏离“满足6-9个月支付需求”的红线。业内人士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OTC退出医保目录,有助于减轻医保基金的压力。
OTC该不该退出医保目录?这一热点话题也在网上引发了正反两方大讨论。有观点认为,通过将OTC药品从医保目录中清退这种方式,并不能实际减缓医保基金压力的问题。他们认为,OTC药品不能报销,患者就会通过走去医院就诊的报销流程,反而加重了医保资金的压力。原本可以自己在医保定点药房买药的消费者,为了省钱会涌向医院看门诊,也会令现在本就人满为患的看病难问题雪上加霜。
针对此观点,孙忠实指出,随着社会文化发展,人们的素质也会相应提高,等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大部分人就不愿为了看个普通感冒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成本,跑去医院就诊开药,而会自己去楼下药店自费买个非处方药,这也符合卫计委提出的“小病不进医院”的目标。
双跨药品再引关注
在OTC是否该退出医保目录的大讨论中,此前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的“双跨药品”也成为讨论的焦点。
所谓“双跨”药品,就是指既作为处方药又作为非处方药的药品。数据显示,我国现有OTC产品近4800个,其中接近一半是双跨产品。在2300多个双跨产品中,中成药双跨品种为2000多个。
据了解,我国的非处方药都是从处方药转化而来的。某些药作为处方药时有多个适应证,有些适应证患者能够自我诊断和自我药疗,在三限(限适应症、限剂量、限疗程)的规定下,将此部分适应证作为非处方药,可以安全地用于患者的小伤小病;而患者难以判断的部分仍作为处方药,于是,“双跨”药品应运而生。
如果OTC退出医保目录,那么,这些双跨药品该何去何从?
此前,关于双跨药品的身份之争由来已久,不少专家呼吁取消“双跨“品种,但这遭到了不少医药企业的强烈反弹。
孙忠实指出,如果有一天OTC全部退出医保目录了,那国家相关部门也可以让企业选择,药品要么按照处方药存在,要么依照OTC品种存在。确定药品的唯一身份,也更利于老百姓安全用药。
京华时报记者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