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点:一是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区,目标锁定在中老年人。二是以免费体检、义诊及赠药为名,变相销售药品或保健品。组织者用简单的仪器为“患者”检查后,就称患有严重疾病,然后推荐药品。三是推销的多是老年病药物和被夸大功效的保健品。四是散发宣传单者多穿白大褂,意思是让人相信他们很正规,且大多在周末的早晨活动。
三大问题:一是产品真假难辨,患者用药安全难保证;二是清一色的外地企业,从不主动开具凭证,一旦发生药患官司市民难有证据;三是药品或保健品的价格一般较高,对患者有很大的欺骗性。
陷阱7:虚假名人广告 诱人上钩
违规广告:治疗尖锐湿疣、淋病等性病,牛皮癣(银屑病)、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医疗广告;借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发布的医疗广告,医疗广告中出现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内容;利用患者或者其他医学权威机构、人员和医生的名义、形象或者使用其推荐语进行宣传等的医疗广告。
除此之外,利用名人的社会影响做广告,诱导消费者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医疗机构花重金聘请明星、名人为其做广告,推销医疗服务或医疗产品,而这些明星、名人则大多没有接受或使用过所宣传的医疗服务及医疗产品。
上图:虚假广告屡打不绝
陷阱8:网上开办医院 冒名坐堂
多数网上医院有名无实,有的更是真假难辨。一些医疗网站中,有些名字看上去很权威,什么“全国××网”、“中华××网”、甚至“国际××网”,但诊疗效果却很一般。国家卫生部明文规定,只有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才有资格提供网络医学服务。由于真正的网上医院还未形成,这就给一些江湖游医以可乘之机,纷纷注册医疗网站。一些所谓的“医院”、“诊所”敞开大门,招聘“坐堂医生”,你只要填张申请表,就可进去过把网络医生的瘾。而药贩的渗入,更使网络医院变得扑朔迷离,不少患者因此上当受骗,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网络医疗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服务模式,它最大的优点是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医学知识,提高边远地区医疗水平,对危重病人实施紧急救助等,其发展前景极为远大。但要想让网络医疗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严格上网审批与资质鉴定,对网上医疗行为进行全方位规范管理。
陷阱9:抓住护私心理 忽悠病人
性病是病,当然也得治疗。但由于病情难以启齿和害怕外界知晓,相当部分患者选择了“隐秘性”较高的私营医院,以期“秘密”治疗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康复。这种想保护自己“隐私”的做法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唯利是图的私营医院却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大挖“陷阱”、高举板刀,痛宰着一个个掉入“陷阱”的患者。
今年3月份,本报记者曾伴装下身不适分别暗访过深圳颇有影响力的两家大型私营医院,两家医院的医生尚未听完记者的“病情”描述,便纷纷给出了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等判断。面对医生们透过镜片惋惜的目光、伴随着其言之凿凿的语调,“莫不是真的有病?”记者心里敲起了小鼓,头上冒出了冷汗,自信心一点点地崩溃。
当然这些医生不仅嘴皮子“忽悠”功夫了得,而且善于察颜观色,眼看记者表情忐忑,适时抛出“科技”验证手段———化验,化验费均在500元上下。
攥着两家私营医院开除的化验单,记者寻个借口:“钱不够,明天再来。”急匆匆跑进公立医院检查,同样的检测项目最总值花费15元检测费,结果一切正常,证明记者清清白白。
上图:性病广告上公交车
陷阱10:混淆美容概念 吸引眼球
一些美容院把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混同,在既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也没有具备相应从业资格的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开展医疗美容业务,质量无从保证,成为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还有的医院为了创收,允许无证、无照、无从业人员资格的人员挂靠经营,也是当前美容行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业也快速兴盛起来。最具代表的莫过于美容广告宣传。它正以随处可见的现身说法,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眼球。很多爱美者就是因为这样的“诱惑”,走上了整形美容的手术台。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一些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获得了向往已久的美丽,但也有很多人得到的却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牛小姐就是看到这样的广告而义无反顾地走进手术室的。因为广告告诉她,只要缴足一定的手术费,就可以很快拥有一张梦寐以求的瓜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