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医院 > > 发现,面纱,然而,伪善,可怕,亲人,省城,每个,关心,热心,上去,,

发现,面纱,然而,伪善,可怕,亲人,省城,每个,关心,热心,上去,,

发布:2019-05-29 06:46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省城“黑心医托”又在活动

他们每个人都很热心,看上去比你的亲人还关心你的病,然而当我们撩开他们伪善的面纱时,你就会发现,他们比你身上的病还可怕……

发现,面纱,然而,伪善,可怕,亲人,省城,每个,关心,热心,上去,,

省城“医托”猖獗

日前,本报接到读者的反映,曾经猖獗一时的医托又开始在省城一些地方行骗害人了。据说,“托”们专门盯住外地求医患者,将其“介绍”到小医院或个体诊所,从中捞取钱财。火车站、汽车站、各大医院门口乃至公交车上,成了他们的“活动据点”。

一个星期天,在知情人陈某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熙熙攘攘的南昌火车站广场。上午8时许,出站口的门刚一打开,一位肩挎黑色皮包、三十多岁、穿着得体的中年妇女便迅速跑上前去,占据有利位置,观察出站的每一个人,仔细地搜寻着“猎物”。陈某告诉记者,这就是“医托”。一刻钟后,一位五十岁左右、农民打扮的老人脚步蹒跚地走出出站口。中年妇女迅速迎上去。搭上讪后,该女子说:“……你这个病啊,我曾去一家医院找一位专家看过,花些钱,吃些药,不久病就好了,而且后来一直也没复发。价钱又不高,保证能将病治好。”老人半信半疑,最后还是经不住女“医托”的花言巧语,相信了她。旁边一个一起出站的旅客见状,好意提醒他留个心眼,但这位老者最终固执地跟那个女“医托”上了一辆出租车……

在陈某的指点下,记者又看到一名五十来岁的女子正拉着一位刚下火车的旅客游说,记者这才发现,盘踞在这里的“医托”远不止一两个。陈某说,这些“医托”穿着得体,有的人在游说时还拿出病历本、诊断书之类的材料。如果不是知情人士的指点,当事人的确很难识别他们的嘴脸。

医托、庸医“合谋”

据了解,医院门口发生患者就医被骗的事已不少见。由于“医托”所介绍的大多是无证经营的江湖游医,他们连一般的疾病都不能诊治,更不用说治疗疑难杂症了,所以患者尽管花钱不少,但不仅没治好病,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送掉了生命。在利益驱使之下,“医托”也为病人很少光顾的街头小诊所所雇用。

来自赣南老区的赵某今年10月带患眼疾的父亲,到省城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3个人围住他说:“这病在大医院花钱多,还不一定能治好。我给你介绍一个医院,保证治好,花费也少。”在医托介绍的所谓“专家门诊”那里,赵某为父亲看病共花去近三千元钱,不仅没治好病,几个月后,右眼溃烂,且极有可能导致失明。

无独有偶。日前,南昌市第一医院的内科医生也接到一位外地患者的反映,不久前,他来该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一个穿白大褂的人自称他是医院的退休医生,并吹嘘自己医术如何如何高明,热情地把他带到医院旁边的一个小诊所。这位患者花了两百多元,病却没治好,只好又一次来到医院求治。

“医托”自揭骗术

记者在暗访中结识了以前作“医托”的王某,现在她已经洗手不干了。

王某告诉记者,“医托”的猎取目标集中在专门看病的外地人身上,他们一般手里提着CT片和病历,一眼就能看出来。紧接着,“医托”假装关心的样子,问病人是不是也到这里来看病,病人随便说什么病,“医托”都会说他或他的什么亲戚也得了这种病,在这儿花了很多钱都看不好。然后,“医托”就将诊所地址告诉病人,或是亲自带病人去。

“‘医托’的主要活动科室是妇科、皮肤(性病)科、美容整形科及与慢性病有关的科室;另外,检验科的病人也是他们经常注意的对象。骗的大多是外地人,时间多选在节假日和容易得病的季节,而且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医院。一旦瞄上哪个病人,‘医托’便热情地迎上前,询问病人,宽慰病人,然后将病人带到各自‘合作’的门诊部。”

王某还告诉记者,雇用“医托”也是性病大夫常用的招数。一些特色性病专科门诊和“医托”一起哄抬治病费用,共同蒙蔽病人,比如梅毒、淋病等性病。得性病对患者来说是不光彩的,不敢到正规医院去治疗,宁愿相信街头“医托”的所谓秘密治疗,这也是“医托”得手的原因之一。

“医托”滋生有原因

江西医学院派出所的刘科长告诉记者,由于对“医托”实施治安处罚需要掌握他们行骗的证据,见到经常出没的“熟面孔”,派出所只能驱赶。但如果“医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佯装病友的“生面孔”,就防不胜防了。

“医托”如此猖獗,它滋生的土壤究竟是什么呢?省城医学界的有关人士认为,首先,不妨从患者身上找找原因。从一些人上当受骗的实例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人求医心切,迷信秘方偏方;有些人因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盲目地贪图便宜,结果雪上加霜;有的人因为正规医院的医生服务态度不如不法医生那么热情,对正规医院有抵触心理;有些人盲目相信熟人介绍和所谓的权威。

怎样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改善医院的管理,这也是有关部门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尽管目前南昌市实施“三名工程”以来,医院的管理、服务、形象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对于从农村来的患者来说,他们现有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决定了他们很难识别“医托”的伪装。

有关部门不能形成合力,或打击处理力度不大,这也是造成“医托”猖獗的重要原因。

老家在农村的省城某医院主任医师李先生对记者说,他老家的人有时来南昌看病,受骗的也不在少数,即使是由他亲自诊断,离开不到几分钟,也差点被“医托”游说走。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本来农民就没几个钱,农村医疗保障也不完善,“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医托”还要从中插一杠,太残忍了。

如何构建农村患者看病的绿色通道?欢迎广大读者和有关权威人士为“医托”现象会诊,群策群力开出良方;希望更多的“医托”能站出来,披露内幕。热线电话:0791-6849123、13607086399、13307001088,期待您来电讨论和提供相关新闻线索。

(文/记者曾金胜摄/记者刘正)


一次不成功的暗访

一位深谙“医托”习性的医生告诉记者,尽管“医托“活动频繁,活跃在各个“据点”,但也不是经常能看到,他们一般出现在早上7~8点,即乡下看病的患者刚到城里的这段时间;还有在中午下班的时候,很多外地来看病的患者这时都等在医院里;傍晚下班时分就比较难觅踪迹了。由于“医托”经常是团伙作“托”,警惕性很高,很难上“钩”。

11月30日上午,记者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佯装成一个从乡下到城里求医的患者,来到江医一附院门口。为“钓”上猎物,记者故意在门诊大楼前来回走动,装出对门诊大楼的“一附院”几个字有点不大敢认的样子。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凑上前来:

“老乡是哪里来的啦?”“我……我是抚州的。”“哦,是吗,太巧了,我们是老乡。你是看什么病啊?现在有病看不起啊,花钱又多,有时花了钱还不一定能治好。”

“一个月前腰痛得特别厉害,到县里医院看了,说是腰椎间盘突出,吃了半个月的药还没好,只好到省里的大医院看看。”

“老乡,你这就找对了,是该来省里看。我弟弟半年前也是得你这种病,我带他到这个医院的退休老医师那里看了后,不到几天,病就好了。你说神不神!今天我恰巧碰到老乡,做个好事,介绍你认识认识?”

记者装作半信半疑,“真有那么神吗?我听家里人说,我这种病口罗嗦,不容易治好,只有省里的大医院能治……”

“大医院有什么好,药贵,看个病要半天,治得好治不好还难说。给我弟弟看病的老爷子,祖传秘方,不好不收钱。今天我们有缘,带你去。”

中年妇女和旁边的一个同伙使了个眼色后,正要带记者走,突然,她的手机响了,嘀咕了几句后,中年妇女警惕地看了记者一眼,匆忙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