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医院 > > 2016年2月18日山东新闻(4)

2016年2月18日山东新闻(4)

发布:2016-02-22 17:18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出录音:德州零药残) (现场音压混:"现在他那个设备就跟着水冲进去了,连里面的韭蛆全杀死了,盖上以后再也不用药了。") 新春刚过,平原县3家蔬菜基地同时传来喜讯,根据德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出录音:德州零药残)
   (现场音压混:"现在他那个设备就跟着水冲进去了,连里面的韭蛆全杀死了,盖上以后再也不用药了。")
    新春刚过,平原县3家蔬菜基地同时传来喜讯,根据德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出具的报告,他们选送的6个韭菜样本均显示零药残。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化解了平原菜农高清军多年种植韭菜的隐忧。山东惠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风广介绍,这种新设备研发了12年,通过制备臭氧水杀菌新技术,可有效取代了农药来防治作物病虫害。
(出录音:"主要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杀虫杀菌,根据不同作物来匹配不同的臭氧浓度,它不但能够奉献高品质的蔬菜,而且对保护蓝天绿水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目前,这项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将在更广领域和范围进行推广应用。
    山东台记者王红岩,德州台记者公维勇、杨文文德州报道。


    博兴县西秦村27家企业日前自发筹资50多万元成立爱心协会,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出录音:博兴致富)
    (出录音:"我这企业干了20多年了,其实我本身发展没有离开村老少爷们的大力支持,我想富了不忘乡亲们,带领有识之士共同捐助资金,争取叫老年人有个好的生活。")
    博兴县兴福镇西秦村爱心协会会长郑田玉介绍,西秦村的27家企业,目前自发捐资516000元爱心基金,成立爱心协会,用于救助本村孤寡老人和因病致困家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鼓舞参军入伍和考入大学的有志青年,带动村民创业,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博兴兴福镇西秦村村民郑金波:
(出录音:"很好呀!老年人有依靠,有保障。")
    兴福镇是博兴县厨具和板材产业的聚集地,仅中小企业就有两千多家,自2015年至今,兴福镇赵赵村、南吴村和西秦村先后成立爱心协会,这逐渐成为兴福镇各村企业经营者践行社会责任、回馈家乡父老的一种新的方式。
    博山台记者史汝娟报道。


    请听一组简讯:
    记者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该局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口岸查验和检疫处理,防控寨卡病毒。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加强预警工作,及时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动态开展风险评估,提前了解来自疫区船舶和飞机的动态,做好联防联控,一旦出现输入性病例,立即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自今年1月1日实施《山东省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以来,山东省公安厅已累计接到群众举报涉毒线索110多条,根据线索抓获各类涉毒人员68人,缴获各类毒品折合冰毒230多克,兑现举报奖金近8万元。

春节假期,全省银联网络交易再创新高,交易总金额超过145亿元,总笔数1700万笔,较去年分别增长26%和13%。从消费结构看,节日购物、团圆聚餐和自驾出行成为今年省内春节消费的主题。春节期间,老百姓日常类刷卡消费超过86亿元,其中超市、加油站等民生类商户刷卡金额超过21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幅超三成。


    作为济南中心城区的重要通道,顺河高架南延一期工程昨天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济南顺河高架南延工程全长4.74公里,投资近13亿元,南延工程将分地上高架和地下地道两部分。
    济南顺河高架作为济南城市南北中轴线,南延工程建成后南北交通至少可以缩短半小时车程。


    淄博市今年将推行环保处罚双罚工作机制,今后环保部门每处罚一起企业环保违法行为,将等额扣减企业所在区县财政资金,此举有利于彻底打破对污染企业的地方保护。


    潍坊新机场日前选定在寿光稻田,进入实质运作阶段。机场站坪设计50个客机位,186架战斗机机位,总投资218亿元,力争年底开工建设,2019年竣工,建成后将成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航空港。


    德州市电动汽车充电收费标准日前确定。今后,德州充电设施经营企业可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及充电服务费两项费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按充电电度收取,其中电动公交汽车服务费最高为0.50元/千瓦时,电动乘用汽车充电服务费最高为0.55元/千瓦时。


    济宁今年起建立医保个人账户,所需资金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个人不再缴费。个人账户将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划入,今后个人账户资金划拨标准将根据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医疗费用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受气温连续回升影响,昨天(2月17号)上午八点,黄河东营段已经不再淌凌,境内三座浮桥已经接通,恢复车辆通行。


    提要:"天价鱼"会不会损害旅游品牌?"限塑令"是不是名存实亡了?
    口播:"天价鱼"事件会不会损害哈尔滨的旅游品牌?"限塑令"是不是已经名存实亡了?相关评论,马上进入由王丰江编辑、张文主持的热点评说。
    (以下合成,热点评说16年2月18日,8分12秒)
    2月9号,江苏常州市的陈某一行19人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吃晚饭,因为鳇鱼食材的具体数量问题(、)与饭店方面发生纠纷,双方均报警,经民警现场调解达成和解。随后、陈某在微博上曝光了这件事,引发舆论对所谓"天价鱼"事件的持续关注。2月15号,哈尔滨市松北区专项调查小组通报了初步调查情况;2月16号、当事消费者对调查情况提出了异议。
  我们热点评说注意到,媒体关注"天价鱼"事件的角度多种多样、重点各有不同。《南方日报》是从"新闻"的角度切入评论的。它表示,到目前为止、"万元鱼宴"的真相依然云遮雾绕,媒体的报道却接二连三、看起来"热点不断"。新闻本该以报道事实作为核心工作,可是相关新闻却满足于截取、粘贴片面证词,好像在配合事件的"剧情发展"、意图引发社会的持续关注。这种"娱乐至上"的新闻报道方式,太令读者失望了。
  评论指出,事件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可新闻的品格如果从此败坏,再试图逆转恐怕就不容易了。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新闻人的职责并未减轻,而是更加沉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新闻如果失去真实而只剩下"互掐"留下的一地鸡毛,那就会走向死亡。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不应自轻自贱,而需以更强烈的工作热情捍卫新闻事实和新闻发言权。
    《新京报》从"旅游"的角度切入评论。它披露了更多"新闻真相",比如,北岸野生渔村的"鱼类展示柜"并没有发现关于"鳇鱼头"的单独标价;饭店的工商登记名称中不含其标榜的"野生"二字,餐饮服务许可证也已到期,有导游自曝为该饭店带人能拿60%提成;当事消费者也站出来、指出菜单签字造假;当地仓促发布的调查结果,也被认为有护犊的嫌疑,这更加剧了当地官方打底的信誉危机。可以说,一只"天价鱼",毁了当地多少旅游形象宣传和善治形象营造。
  评论指出,眼下很多地方虽然喊出了"打造旅游城市、旅游品牌"的口号,在旅游硬件设施上也渐趋完备,可对宰客现象却不上心,也没有将其置于"改善旅游环境"的视野下去审视。换句话说,那些丑闻事发地要想挽回被"天价鱼"们重创的声誉,在具体民事纠纷上的公平执法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把商品服务质量保障视作提升旅游环境的重要一环。
    《人民日报》的评论说,从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旅游纠纷可以看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业层次、执法水平乃至当地人的文明程度,都释放出了强烈需求。与其说游客是在吐槽某地区的旅游环境,不如说是在追问整体发展水平和全面管理能力;与其说舆论是在谴责旅游产业"硬实力"不足,不如说是在期待与旅游体验有关的"软实力"进步。
    《京华时报》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切入评论的。它说,这本来是一起普通的消费纠纷,该怎么调查处理、按程序走就行。可是、当地的"调查情况"漏洞百出,引发舆论更大质疑。事件发展到这一步,野生渔村的"天价鱼"究竟是谁养大的,答案多半已经清楚了。不良商家、黑心导游、贪心司机,再加上当地各有关部门的或纵容或庇护或不作为,正是养大这条"天价鱼"的现实环境。我们无法认定当地有关部门人员从中拿过什么好处,但是、他们的办事风格和执法环境,客观上助长了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
    《钱江晚报》指出,自主定价、明码标价无疑都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不过政府管理部门不能忽视另外一方面:自主定价不是当甩手掌柜,放任自流也绝不是市场经济,还得讲规则还得讲公平。
  评论特别指出,东北曾经是国有经济的重地,饱受单一经济结构之苦,市场的力量原本就不足,政府更应该承担起市场建设者的责任,而不是当个甩手掌柜、得过且过。
    (插曲)
  据媒体报道,"限塑令"在我国实施七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各地的集贸市场上,超薄塑料袋随处可见,超市的蔬菜摊位和散货区,免费塑料袋也任人使用。国内某环保组织负责人表示,"限塑令"出台后没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塑料袋泛滥的情况没有根本改观;一些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
    《北京青年报》分析指出,"限塑令"执行了7年半,让它身陷尴尬的"东西"主要有两个,一是非法的超薄塑料袋,二是超市合法出售的塑料袋。超薄塑料袋禁而不绝的原因是,各地工商部门对非法销售超薄塑料袋查处不严,即便查到也以教育整改为主。合法销售的塑料袋带来的问题是,"限塑令"的最初效果还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在消费者对二三毛钱的经济杠杆微刺激渐渐麻木之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又回到原来的水平。于是、理想中的"限塑令"也就沦为了现实的"卖塑令"。
    《钱江晚报》指出,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既与限塑理念相对超前有关,也和政策制定不严谨有关,更和政策推行虎头蛇尾、"始乱终弃"有关。一项政策的推行,往往离不开政府、市场与公众三者互动。政府部门主要扮演政策制定与监管的角色;市场在其中发挥信息传导作用,比如提供符合政策要求的产品或推出替代产品;公众主动和自觉接受的程度,也会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倘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缺席,市场没有动力迎合政策方向,公众又对政策缺乏认同感,相关政策只能逐渐走向穷途末路。
    《光明日报》着重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为"限塑"做过哪些准备?仅仅靠一两毛钱的"成本调控"(、)怎么能跳出"我行我塑"的困境呢?从被动"限塑"到主动"弃塑",中间相隔的那几条街远远不是几毛钱就可以"填补"的。
    《京华时报》表示,"限塑令"在我国实施七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这是事实,但是大家没必要悲观。一方面,早在限塑令实行之初,大家就已经看到了这种结果,如今只不过是印证了当初的判断而已。另一方面,"限塑令"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的,比如说、到市场买东西,虽然有很多人临时买塑料袋,但用环保袋的也不在少数;特别在超市,大爷大妈们几乎人手一个环保袋。与限塑令施行前相比,不用或少用塑料袋的人正在增多。
  评论指出,环保意识不是一天养成的,同样道理、我们不能指望限塑令一出、所有人就都不用塑料袋了。可以预期,只要限塑令继续推进,只要配套措施得力,使用环保袋的人会越来越多。
  评论最后说,塑造公民的环保意识,不可急于求成。当前,既不能否定限塑令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破罐子破摔、想当然地认为限塑令毫无效果、甚至索性不要限塑令了。随着公民环保素养的提高,限塑令的效果将越发凸显。
    今天的热点评说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