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台机器,旧衣服被打成黑心棉。
拉旧衣的大货回来了。
旧衣服被卸在这里先进行分拣。
5月26日,本报以“旧衣产业链一路伸到小山村”为题,报道了房山窦店镇交道附近的旧衣集散地,时隔两个月,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看到的依旧是村里堆积如山的旧衣和不断进进出出前来送货和拉货的大卡车。这些从北京市内收来的旧衣服到底去了哪里?又干什么用了?记者跟踪一辆拉货的河北牌照的大货车,来到了河北任丘、安新一带。在这里,这些又脏又臭的旧衣服直接被打成棉花后,制成了脏棉被,一大部分又返销回了北京。
每天都有车来拉货
在房山窦店镇交道附近的旧衣集散地,一个偌大的院子里,一包包的旧衣服堆积如山。在前院的大棚里,十来名工人正在分拣着,他们把好一点的旧衣服挑出来,单独打成包,一部分将销往市内,其余大部分将被拉到外地去。
“旧衣服拉到外地去打成花儿做棉被,再返销回来。”货主指着地上的一堆黑色棉絮悄声说,“这就是黑心棉,是我们再次收回来的,还可以拉到外地去再加工。”
货主得意地告诉记者,因为管得严,北京周边很多开花厂都关了,现在来拉货的车比往年少了,“我这还行,每天都有车来拉货,有河北的,也有河南的”。
正说着,一辆挂着河北牌照的大卡车开进来,停在了大堆的旧衣堆旁。货主开始张罗着往车上装打成包的旧衣服。
司机说,他是河北任丘的,这一车要拉6吨左右回去,然后打成花制成棉被再卖。
40分钟后,大货车装得满满的,旧衣包已高出车顶一米多。司机驾着车摇晃着驶出了大院。
旧衣运进任丘娄堤二村
记者决定驾车尾随,一探究竟。
大货车从京石高速沿六环绕到了京开高速,一路向南直奔河北。大约走了130多公里后,在任丘下了主路,七拐八拐地又走了大约十多公里,进了一个小村子里的大院子。
在任丘娄堤二村一个大院子,离着六七米就能闻到一股旧衣服的臭味。刚从北京运来旧衣服的大货车正在卸货,一包一包地堆在院里,几名村民把旧衣包拆开,开始分拣。
这个院子占地两亩多,边上有一排三间简陋的平房,供主人居住,平房南侧是一座新厂房,厂房的东边搭了个棚子,所有的旧衣服都在这个棚子里分拣。
“我姓董,你要是买棉花,这种旧衣服制成的又便宜又好,而且在这一带我这儿生产规模最大。”小董说。
“这些卫生吗?要合适我要长期订货。”记者以买家的身份寻问。
看到大买家来了,小董很兴奋。他告诉记者,他厂子里生产的棉花其实就是黑心棉,一天能生产大约两吨,如有需要可增加到3吨,但他不管消毒。
小董拉着记者在厂子里参观。指着几名正在分拣旧衣服的中年妇女,小董说,“这几个都是我雇来的,她们要先把旧衣服上的拉链、扣子等金属玩意拆下来,然后按颜色分成三种。一种是最白的,一般是旧的白衬衫、蚊帐等;一种是浅色的;还有一种是花色和深色的。”
厂房南侧是一排打花机。小董说,分拣后就上机器打花,然后压成棉花。最白的叫“大白”,一吨2000元左右;浅色的叫“二白”,一吨1600元;杂色的做成黑棉最便宜,一吨1200元。1吨棉大约可以做600床黑心棉被,这种被子也被北京通称为“民工被”。“加上被面被里,一条棉被成本也就是5元到8元,到了北京至少要卖到十几元。”
小董还嘱咐记者,这种棉花最好别沾水。如果沾了水,会有臭味。
不少村子都在加工黑心棉
闲谈中,小董告诉记者,他是当地农民,家里6口人5亩地,生活很紧。为了多挣点钱,他凑了十几万元开了这个厂。机器都是二手的,很便宜,但要收回成本也得两年多,还得是生意特好才成。
小董说,他的原料就是旧衣服,都是从北京进的。他手里有几个电话,打电话就有人送,至于是从北京哪里运过来的,他不关心,人家也不太愿意告诉他。“一车旧衣服,制成黑心棉也就挣个几百元,利润很薄。”
小董承认,这些以旧衣服为原料的黑心棉很脏,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用,而且工作时都戴着口罩,“一开机就是一整天,院里全是脏棉絮,家里呆着人,大夏天的都得把门窗关上。”
“在这一带的几个村里,用旧衣服制棉花的还有不少,但我们是最大的一家,只要订货保证按时出活。”小董拍着胸脯保证。他还透露,在城东附近,就有一个专门把这种棉花制成棉被的厂子,规模非常大。
这里属河北任丘城西。记者调查发现,周边的不少村子都以做棉被和无纺布为生,从任丘城西一直往西到安新一带,小厂子每隔不远就有一家。有的是把布料厂的下脚料买来打花制成无坊布或棉被,有的干脆从北京收购旧衣服做成黑心棉。不少小厂子周围堆着一团团的破棉絮,胡乱扔的垃圾也多是碎布片,有的还散发着焦糊味和臭味。
这些以旧衣服为原料制成的黑心棉,除了返销回北京,还销往全国各地。本报记者 龙露 文并摄 J029
相关新闻
西城查获
销售黑窝点
记者日前走访多个出售棉织品的商铺,发现在人民医院西门附近有一处销售黑心棉被的黑窝点,随即向工商、城管部门反映。
在这个位于人民医院西门附近的五金商店,货柜里放着几条棉被。店主说,这些棉被很便宜,才15元一条,他现在店里有7条,如果需要的话,他随时可以备货,要多少有多少。
记者扒开被面,看到里面的棉花都是黑的,棉团儿里还有很多土渣子,用手一攥一股烟儿。
半小时后,记者随执法人员再次回到五金店时,店主矢口否认卖过黑心棉被。在记者的对质下,店主才带着执法人员来到后间的住所,7条黑心棉被已被藏到了卧室内。
当工商执法人员追问黑心棉的产地时,店主只说不知道,也不认识送货的人。
执法人员将7条黑心棉被查扣,并与记者从任丘带回的黑心棉进行了比对,发现两种棉花一模一样。
本报记者 龙露 J029